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岳作为太康文坛的代表,一生著述颇丰,享有较高的文学称誉。但人品的偏颇,使其成为一位集毁誉于一身的作家。本文以魏晋时期的社会环境为背景,将潘岳的诗歌及其思想变化相互印证。纵观潘岳一生的遭遇及其在诗中所表现的思想,他是一个生活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挣扎于仕途而又丧命于仕途的悲剧性人物。潘岳的作品就是他思想深处最真实的表露。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本着以诗论人,知人论世的原则,从潘岳的生平家世、仕途出处、降附贾谧、重情个性等四个方面对潘岳及其相应的诗歌进行分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探讨,并通过与同代作家如陆机、左思的比较,客观地审视潘岳的历史价值。本方为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述及潘岳的生平家世及对《家风诗》的解读。潘岳出身儒学世家,虽非高门大族,但也属世族之列。本章对潘岳的家世研究主要基于《晋书》中相应的人物传记、官职考证及作品中的记载。儒玄交织的时代特征、业儒攻儒的家学影响,造就了一位极具文学造诣的文坛巨匠。西晋选拔官吏的门第标准促进了这一时期“家风”题材作品的盛行,潘岳的《家风诗》应时而作。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潘岳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坦然面对仕途坎坷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诗歌作品论述潘岳的宦海沉浮。首先就《河阳县作》和《在怀县作》的写作背景探究潘岳栖迟下僚的原因,进而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由诗歌中所流露的隐逸思想展露潘岳矛盾的内心,且对《闲居赋》“失真矫情”的评价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重点分析了诗歌的艺术价值及对后人诗歌创作的影响。其次通过对《关中诗》的着重分析,折射出潘岳人格中正义敢言的一面。通过对诗歌的研究,可以看出潘岳在宦海中的复杂心理,他从关中之战中清楚的看到官场的肮脏和险恶,但又受到求达入仕地不断牵引,使其在宦海中沉浮不定,飘然无依。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潘岳降附贾谧后的诗歌作品。作为“二十四友”之首的潘岳与权贵贾谧的关系、与同僚陆机的矛盾、与好友石崇的谄事行为,是潘岳性格中的缺陷。“二十四友”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潘岳投身于贾谧门下是求达愿望使然。潘岳在诗歌中毫不掩饰自己对功名的向往,这种情绪可能令人生厌,但不可否认,这是他内心最直接的真情表露。《金谷集作诗》是以写景雅集抒怀,潘岳在面对金谷园的华丽,不免感叹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沉浮,对后来的兰亭集会有深远影响。
第四部分则通过《悼亡诗》的分析来探究潘岳的重情个性。《悼亡诗》中流露的“真情”让读者为之凄然。究其原因,既有“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时代影响,更是潘岳的性情使然。并且通过对潘岳、陆机作品中“情”的分析,解读“安仁重情,士衡不及情”。潘岳以真情显“我”,追求艺术个性,他以自己复杂的尘活体验反映出情感的丰富,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去诠释和抒发情感,写下不少情真意切而独具艺术个性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