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一种形态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形态。其中,由西方文学和西方文化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而构成的关系,以其在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史上的多见,为最主要的形态。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小说《兄弟》和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比较,冯至在《十四行集》里显现的其对自己的精神导师凡高的理解和回应,以及一个古希腊的形象普罗米修斯在中国的故事,在逻辑上由浅入深,从世界性因素的理论视野,重新考察传统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关注的“影响”所具有的意义,解读作为“影响者”的西方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世界性因素不是简单地取消影响,是强调中国知识分子是在世界的平台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知识分子平等的对话,他们面对“影响”的过程,同样也就是对话的过程。而其间,起制约作用的,与其是西方文学,未若是中国作家自身的生命经验。那么,由世界性因素,或者说“对话”,所展开的中国文学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学之间的空间,也就可以使我们从“影响者”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自身的文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从二十世纪的曹植研究方面论述。 人们对于曹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的三个方面。首先是关于曹植的生平与思想研究,其次是对于曹植诗歌
本文对余上沅的戏剧观及其剧作的深层结构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目前学界尚未有人对余上沅倡导“国剧”和任剧专校长时期的剧作作一个综合评述,并从中探寻余上沅戏剧美学观在动
俞樾算不上清代一流的文学大师,但他的文学著述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气质.俞樾的诗歌师法香山,瓣香随园,忧时感事,抒写性灵;俞樾的杂文虽是"业余"产物,且大多是序跋、
本文对刘恒的长篇小说《苍河白日梦》进行了评述。文章指出,这部小说仍然是沿着他以前作品的路子,描画人的生命困境,关注个体无常的命运,引发人们对自身局限性的思考,对人的欲望与
5年前,夏先生被确诊为恶性肿瘤,需手术。但他身体虚弱,全身营养不良,不能马上手术。医生准备为他施行全身营养支持疗法,身体好转再手术。他妻子听说后十分焦急,找到医生:“听病友说,营养支持治疗会同时‘营养’癌细胞,加速肿瘤发展,是真的吗?”医生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她的问题,并给夏先生进行了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0天后,夏先生全身情况明显好转,面色红润,各方面化验指标达到正常。之后,医生为他成功实施了手术,并
本文以毕飞宇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世界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探寻他文本中展现的丰富的女性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小说创作的发展脉络,寻找到一种理解当下文学的角度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