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术因体外循环对机体内环境及凝血系统造成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导致和加剧机体凝血功能紊乱,造成术后异常出血等并发症。临床上经常采用常规凝血实验检测去评估围手术期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因常规凝血实验检测仅反映凝血全程中的某个阶段,不能体现凝血全貌,有时无法判断机体凝血异常的原因。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能迅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对患者实施动态、完整、连续及真实的全血检测,综合分析凝血全过程中血浆成分和细胞组分对凝血功能的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体外循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上的影响进行分析,将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上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血栓弹力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36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前、入ICU时及术后24h采血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常规凝血和血常规检测。分析各结果数值的变化,将TEG各参数R值(凝血反应时间)、K值(凝血形成时间)、α角、MA(最大幅度)、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国际标准比值(INR)、血常规中血红蛋白及血小板(P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期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入ICU时血红蛋白减少19.6%(P<0.05)、红细胞减少19.1%(P<0.05)、血小板减少31.3%(P<0.05);与术前相比较,术后24血红蛋白减少24.3%(P<0.05)、红细胞较减少24.1%(P<0.05)、血小板减少38.2%(P<0.05)。2、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期患者TEG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入ICU时R值延长25.7%(P<0.05);K延长60.9%(P<0.05);α-Angle减少18.1%(P<0.05);MA减少16.6%(P<0.05);与术前相比较,术后24h R、K及MA存在显著差异,R值缩短了13.0%(P<0.05);K延长18.6%(P<0.05);MA减少10.3%(P<0.05)。3、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入ICU时R与K、MA及PLT呈显著相关性(P<0.05);K与APTT、PLT、α及MA呈显著相关性(P<0.05);MA与APTT、PLT呈显著相关性(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PLT减少,PT、APTT、INR延长,R值及K值延长,MA降低。结论1、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TEG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及血小板数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2、TEG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期患者的凝血功能监测具有重要作用,能迅速、准确地评估围手术期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并指导临床合理、有效的安全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