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构建了西安市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改进的西安市生态足迹模型,对西安市1999~2007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可持续性分析,分析目前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提出西安市生态足迹模型:侧重反映一个特定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以西安市产量作为生物生产能力;将有林地视为化石能源地的供给者。(2)西安市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9年间净减少27670.6 hm~2,建设用地总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西安市非农建设用地面积面积扩张的过程比城市化率增大的过程要快;城市土地产出增加明显,2007年为0.0283亿元/hm~2,比1999年增长了62.42%;2007年,因建设用地的增加而出现的生态价值损失达到8846.41万元,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3)西安市9年内,生活资料生态足迹所对应的4类生物生产用地的总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大趋势均在增大,除林地外,耕地、草地和水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能源足迹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2007年已达到1999年的2.29倍。虽然西安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逐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经济价值逐渐增加,但由于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西安市能源消费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4)针对建设用地增加,要提高城市内部土地集约利用度,有效利用空间和闲置土地,提高空间立体利用水平;为了保证当前的社会生活需求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西安市还需要增加0.0314hm~2/人的耕地面积、0.0273hm~2/人的草地面积和0.0109hm~2/人的水域面积,要达到必须保护土地资源,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根据化石能源用地的供需状况,抑制化石能源用地需求,同时生态用地的生物生产能力,从而增加生态用地系统整体的固碳释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