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近20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每年新建建筑逾10亿m2,室内环境大量使用的人工复合材料及制品,会散发危害健康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而通风被认为是稀释污染物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家居建材的VOC散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散发过程的特性主要由:C0、Dm和K,这三个参数进行表征。在VOC散发特性方面,已有研究围绕源自身特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20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每年新建建筑逾10亿m2,室内环境大量使用的人工复合材料及制品,会散发危害健康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而通风被认为是稀释污染物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家居建材的VOC散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散发过程的特性主要由:C0、Dm和K,这三个参数进行表征。在VOC散发特性方面,已有研究围绕源自身特性、环境因素(如温湿度)等对VOC散发关键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实测与理论分析,并得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但对材料VOC长期散发对其本身特性变化的影响规律仍不清晰;且通风策略相关研究中,多侧重探讨通风方式、气流组织形式、及最小通风量等问题,较少结合源散发特性开展的通风策略研究。本文利用3m3直流环境舱进行典型建材及家具VOC散发实验与测试,采用浓度轨迹法,获得测试样品的VOC散发关键参数及散发模型,验证了浓度轨迹法在大空间尺度环境舱的适用性,并探讨了材料散发时长对VOC散发关键参数的影响。基于上述实验研究获得的散发基础数据,采用MATLAB编程开展了办公室间歇通风策略模拟研究,并分析了家具搁置时长、房间承载率以及新风量等对空调系统预通风时长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做了以下相关探究,相关结论如下:(1)环境舱实验中测得的TVOC(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浓度与浓度轨迹法拟合的曲线吻合性较好,因此认为浓度轨迹法适用于大空间尺度环境舱。(2)散发关键参数Co与时间尺度的关系为: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验材料板材TVOC的散发特性参数Co随着搁置时长的增加,由5.5×105线性下降1.05×105;散发关键参数Dm与时间尺度的关系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验材料板材TVOC的散发特性参数Dm随着搁置时长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与时间尺度成二次多项式关系。(3)典型办公室间歇通风模拟分析得到,一定的搁置时长范围内,搁置时长线性增加时,预通风时长由842min指数衰减到4min;搁置时长一定时,随家具承载率的线性增加,预通风时长由2min指数增长到1360min;搁置时长一定时,随预通风换气次数的线性增加,预通风时长由1360min指数衰减到4min;连续工作日的预通风时长会由298min减到188min线性衰减变为由32减到18min指数衰减。
其他文献
汽轮机故障诊断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运行工况多变、参数间相互耦合、故障传递与演化规律复杂等特点。本文在对汽轮机典型故障模式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工程和深度学习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开展了汽轮机智能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首先,针对汽轮机故障间关联关系复杂的问题,提出了故障知识分析与获取方法。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对汽轮机设备进行层次性划分;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微纳尺度加工技术的进步,微型电子设备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散热一直都是阻碍热沉性能进一步提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许多研究者们投入强化对流换热的研究中,以此提高微通道热沉性能。为了改善流体流动和换热,人们设计了各种形式的微通道结构,通过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对双层微通道,带有固体鳍片的微通道,带有多孔鳍片的微通道,带有波浪形鳍片或多孔鳍片的微通道进行了设计研究。本文
在自清洁、强化传热、喷雾冷却、微流控、防结冰等工业领域中,液滴撞击固体表面是较为常见的物理过程,该过程受到撞击条件、表面润湿性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低温环境中液滴撞击固体表面时很容易发生结冰,结冰现象是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电力通讯、航空航天等防结冰领域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自荷叶效应发现以来,超疏水表面因其强烈的拒水性而备受关注,能否利用超疏水表面抑制撞击液滴结冰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针对超疏
蒸汽冷凝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通常情况下,超疏水表面具有较高的冷凝传热系数,但也有研究指出,纯蒸汽环境下,如热管或高效工业冷凝器中,部分超疏水表面会出液滴“钉扎”现象,液滴脱落难度较大,对冷凝传热产生不利影响。于是,为了提高纯蒸汽环境下超疏水表面液滴脱离频率,基于协同排液思想,设计并制作了双层组合表面,实现了冷凝表面的集液和排液功能,强化了冷凝传热性能,对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
高温热管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空间核反应堆冷却、太阳能利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热管内部高温碱性液体金属流体流动和相变特性的精细调控手段的匮乏是制约高温热管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以高温热管内的液态金属流动-相变为研究对象,从高温热管内部液态金属关键动态湿润物性参数测量、微观模拟及构建流动相变和微结构的构效关系等角度,研究和解决高温热管性能瓶颈和无法精细化设计的局限。本文通过实验和仿真等手段研究
溴化锶(SrBr2·6H2O)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用于空间采暖的热化学储能的盐水合物。然而,由于这种盐的形态不稳定,有必要将其作为吸附剂加入多孔基质中开发出一种新型热化学储能复合材料,其次,由于SrBr2·6H2O没有精确的动力学模型,不能很好地指导反应器内吸脱附反应和放热速率的控制。本文制备了SrBr2/膨胀蛭石(EVM)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及吸附/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 SrBr2·6H2O的
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引入冷热量存储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用户冷热电负荷的波动性和不同步性造成的供需不匹配问题,并能有效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因此,本文以分布式能源系统为基础研究对象,引入梯级相变装置,分析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特性。首先,对梯级相变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初步设计,确定各子系统选用设备类型,并建立系统部分部件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系统重要设备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和梯级相变蓄
本文将边坡视为平面应变问题,假设坡体是只受到重力作用的均质弹性体,根据复变函数方法推导获得了边坡的应力解析解。当坡体滑动时,在滑面处满足Mohr-Coulomb强度准则。以应力解析解为基础,根据极限平衡原理定义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通过最优化方法寻找最危险滑动面,提出一种不需要将坡体分条的稳定分析方法。其主要研究内容和获得的成果如下:(1)使用保角变换将带有边坡的半无限域映射为ζ平面上的单位圆,以通
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从被理论预言到得到实验观察证实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正电子与原子的碰撞问题更是吸引了大量学者进行相关的研究,成为了原子核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之一。然而低能正电子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晰,仍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来揭露其中的奥秘。正电子与原子碰撞时产生的各种截面数据在实际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含辐射物理、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在内的诸多领域都需求大量
综合能源系统打破了不同能源子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了不同能源的有机协调,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综合能源系统内多种能源的协同优化规划,可以提高供能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周期较长,目前广泛采用的单阶段规划方法不考虑规划周期内负荷水平的变化,容易造成规划前期设备利用效率不高,和规划后期设备容量不足、供能可靠性下降等问题。本文旨在对综合能源系统多阶段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