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昌回鹘王国所在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即以盛产棉花而闻名于世。840年,回鹘由漠北西迁入这里,受当地生业方式的影响,加上西域,尤其是吐鲁番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影响,回鹘人很快学会了棉花种植。关于高昌回鹘时期的棉花种植,汉文史料鲜有记载,但史书上经常出现回鹘以棉布进贡中原王朝的记录。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吐鲁番地区出土了大量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其中对棉花多有反映。“棉花(kapaz)”一词常有出现,大抵包括租赁土地开辟棉花种植园,棉花租赁,棉花质量鉴定、棉花运输与销售等实际问题;棉花种植是高昌回鹘普通家庭的副业,在粮食作物之外,有余田有余力的家庭会种植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棉花在高昌回鹘民间的借贷文书中也频频出现,体现了棉花在高昌回鹘王国基层社会表现出来的重大意义;高昌回鹘还将棉花用于缴纳赋税。在植棉业发展的同时,高昌回鹘的棉织业也得到了发展,而且臻至繁荣。从回鹘文文书可以看出,高昌回鹘的棉织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闲时全家纺线,再用织布机织成棉布。不仅在农民家里,甚至织布手工业者都有构造很简单的织布机。高昌回鹘生产出的棉布一般流向市场,并继续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同棉花一样,也可以用于缴纳赋税。回鹘棉花为籽棉,随着回鹘人在中原的活动,逐步东传至内地,与岭南地区传来的木棉交汇于中原,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人民的取暖条件,明代以后中原地区人口的激增,就与棉花的传播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