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益阳市工业企业职业危害现状,推动《职业病防治法》在我市的深入贯彻,保护广大产业人群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中西部欠发达的城市有效控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分级分批培训区、县(市)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和乡镇卫生专干,统一要求、方法和标准,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进行普查,由市疾控中心专业调查人员审核汇总后统一录入职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并由市疾控中心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改制或停产企业的职业病情况进行典型个案调查。结合益阳市1963~2005年诊断的尘肺病资料、1996年~2005年职业病体检诊断资料和各级疾控机构职业病防治的机构、人员等情况,对益阳市职业卫生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市有职业病危害工业企业共920家的职工总数64892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40726人,占职工总人数的62.70%。体检率13.72%。开展职业卫生监测的企业覆盖率为4.9%,监测率为7.29%;农民工占外包企业职工总人数的81.5%;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的企业数占总数的5.87%;上岗前体检企业覆盖率为1.74%,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覆盖率为2.28%,上岗前体检率为9.68%;私有经济占所有经济类型的61.0%;我市主要以粉尘类职业危害因素为主,职业病主要是尘肺,至2005年止共诊断尘肺病人2367例。目前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呈现“三低一高”趋势:即体检率低、监测率低、卫生知识培训率低,职业病患病率高。[结论]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职业病防治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够,成为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难点。除了传统的职业危害因素,新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农民工已成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的主体。现有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不能适应职业病防治的需要,应建立新型的高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新模式。职业病保障机制的完善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