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鉴学派以整体史观作为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根本,力图打破过去史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许多局限,努力克服政治史、军事史的单一性,经济史的机械性,文化史的意向性,性别史的单调性;在方法上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其终极目标是要把历史学变成综合性的学科。作为整体史观构建和完善者、该学派的第二代中坚者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坚持这一根本立场的基础上有许多新的拓展。他把研究的对象扩展到全部人类社会史,关注到多个领域,概括地说主要为两大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重心是两者互动的结构性的人类社会史,也即是研究整个人类文明史。
本文就以布罗代尔的这一史观为理论基础,以《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以下简称《物质文明》)一书为研究对象,结合《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来探讨其有关海洋环境与人类历史文明的观点。布罗代尔描述和分析了海洋这一自然环境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及人们对这些客观物质的利用、处置态度和方式,以史实论证了海洋环境易于商业贸易,孕育了商业文明。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底层的经济生活,中层的市场经济和上层的市场经济。以上内容基本上为本文第一章的内容要领所在,它既是布罗代尔长时段理论的运用,也为下一章做了理论铺垫。第二章探讨的是海洋对资本主义形成的作用,论及的是中时段的经济局势。从两个角度来论说海洋与资本主义,一是间接地推导。通过确认资本主义产生的商业领域来确定海洋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二是直接的论证。通过远洋运输和远洋贸易对资本主义市场和体制形成的作用,来直接论证海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诞生。
前两章阐明是海洋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结,为了更进一步地深入阐释,本文设置了第三章的两种文明比较研究。布氏给中国文明的定位是一个陆缘海国,中国既有广大的陆地,又有濒临海洋的国家,走以陆地为依托的海洋文明发展之路才是正确的选择。而中国历史的发展却是“错位”的,在外界力量的刺激下中国日渐醒悟,开始轨正自己的发展路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重新定位了自己,以改革开放,面向海洋、面向世界的气魄,走向未来。
中国文明轨正的历史见证了文明需要流动。动是生命的源泉和力量,布罗代尔认为文明确是流动的,世界文明在多元文明的相互交融下得以新生。因此,全球化的今天海洋文明也好,农耕文明也罢,它们的融合共生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和趋势。这既是第四章的内容,又是历史趋势的展望,也是笔者写作此文的现代意义。
《物质文明》一书,前人研究不多,以海洋的角度来思考本书的很少,探究海洋的社会经济问题、文明问题的更少,本文是这一领域的一点补充。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如何布罗代尔的远洋贸易演变对企业形态变革的带动问题),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获得解决。
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运用史料论证法。史学就是史料学”,本文用大量的历史资料来证明海洋环境与交换频繁相关联,及通过考察海洋贸易演变史来论证海洋对企业组织形态变革的影响。其次,逻辑推理论断的演绎法。严密的逻辑推理是我们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帮手。本文以事实论证海洋易于商业贸易,布氏高度认可资本主义诞生在商业领域,那么自然推导出海洋为资本主义的诞生铺设了天然平台。最后,是研究中较为常用的比较法。海洋文明与中国文明之间的比较,便于甄别选择,以吸取优处剔出劣处,目的不是说明文明的优劣,而是说明文明之间的相互交融是促进文明进步的动力,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