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纳达事件与里根政府对中美洲外交政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林纳达是一个面积比较小的加勒比地区的国家,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格外受到关注。格林纳达在1974年独立后开始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独立后,盖里政权实行的是亲美政策,但是随后格林纳达爆发的新宝石运动推翻了盖里政权,新建立的毕晓普政府实行的是亲苏的道路。这使得里根政府极为不满。1983年10月25日凌晨,美国出动“快速部署部队”,采用突然袭击手段,对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发动了一场海空联合作战,这是自越南战争失败以来美国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一时间,格林纳达这块过去几乎无人知晓的弹丸之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中心。美国一直将中美洲视为自己的“后院”,美苏冷战期间,中美洲成为美苏争夺的重要的势力范围。格林纳达境内发生“新宝石运动”后,毕晓普成为执政者。毕晓普政府成立后,在外交上奉行向苏联和古巴“一边倒”的政策。这是不被美国看好的。里根总统在一次演讲中将格林纳达定性为“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格林纳达在1983年发生“十月政变”后,美国借口保护在格林纳达境内美国公民安全的需要,迅速出兵格林纳达。格林纳达事件其实质是美国在中美洲实施“里根主义”的一次实践,并且格林纳达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美苏争夺中美洲势力范围的表现。通过研究格林纳达事件,以小见大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里根政府时期对中美洲的外交政策,进而可以了解美苏在冷战期间对于中美洲的势力争夺。本文由绪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言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并概述了本文选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美国出兵格林纳达前,格林纳达的国内情况以及与周边国家主要是与美国的关系。格林纳达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毕晓普实行亲苏道路后为了防止苏联对这一地区的争夺美国便开始极为关注格林纳达的革命形势。第二部分论述了美国出兵格林纳达的经过,这次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成了对格林纳达首都的全部占领,多国警察部队也由萨林斯角机场乘直升机转移到首都,担负卫戍任务。至此,岛上地面交战墓本结束。第二阶段则是美国扩大战果,美国入侵部队除以主力控制主岛各军事要点和交通枢纽外,部分部队以连、排为单位开始了广泛的地面和空中相结合的军事搜索行动。第三部分则分析了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意愿和动机。美国在格林纳达事件后解释出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这一部分就围绕着美国提出的这三条理由进行论述。第四部分则分析了里根政府对种美洲的外交政策,这一部分重点论述了里根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第五部分则研究了里根政府对中美洲外交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其他文献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作为制度文化重要内容的民族职官制度文化,以其丰富的内
悲剧展示了人的苦难 ,因此询问苦难的根源至关重要。西方悲剧对苦难根源的解释大致有两种 :命运观念和正义观念。本文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西方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正义观念 ,指出
<正>众所周知,中酸性侵入岩是稀土、铀、铜、铅、锌、金、银等众多矿床的重要成矿母岩,由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矿床,包括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斑岩型矿床及高中温气
那一年,家长张爷爷带着五大箱物件来到学校,要把唱片机、缝纫机、留声机等十六件旧宝贝捐给学校,给孩子们体验。更让我感动的是他还带来一个移动硬盘,里面放了十六个资料包—
文章结合当前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的形势,分析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阐述了固态继电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及交流直流固态继电器的适用范围,并针对交流固态继电器,提出了根据它的几个关键参数来合理选择固态继电器的方法、应用电路在设计上需要
综述了近年来提高PA/PP合金综合性能的方法,重点讨论了PA/PP合金的形态和性能的关系,一些无机改性剂在PA/PP合金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给体系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展望PA/PP合金
目的 评价山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和防治效果,为实现大骨节病消除目标提供可信依据。 方法 对全省35个大骨节病区县在近5年内开展2次病情调查。 每个县随机抽取5个病区乡镇(不足
在对城市商业形态演变进行纵向梳理的基础上,对上海四个商圈中心区域的绿地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绿地空间与商业空间的融合是解决当前城市中心区建设难点的途径之一,并且提出一
采用OECDGuideline批量平衡法,通过吸附/解吸动力学和热力学试验研究由禽畜养殖和渔业养殖而产生的磺胺嘧啶在大凌河不同流域沉积物中吸附/解吸动力学、热力学特性,并分析磺胺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