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东海内陆架系统作为世界河流主导的典型边缘海,是开展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在流域来沙减少的背景下,河口三角洲-内陆架沉积物的沉积/侵蚀过程,不仅影响到地貌变化,还对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产生影响,因此,这一区域沉积物的组成及其时空变化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磁性矿物对沉积环境灵敏响应的特点,结合粒度、210Pb和137Cs放射性测年、地球化学、电镜分析等手段,分析了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及邻近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性特征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磁学参数对三角洲地貌变化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环境指示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口-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空间分布表明,该区沉积物主要由现代长江入海泥沙和晚更新世残留砂组成。现代粗颗粒沉积物(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主要堆积在河口河槽、浅滩(10 m以浅),细颗粒沉积物(粘土质粉砂)则主要在水下三角洲30 m等深线以浅和毗邻的内陆架沉积。2、210Pb和137Cs放射性测年表明,研究区北部及前三角洲一些柱样沉积物年龄较老,无法应用210Pb和137Cs检测年代。沉积速率的空间分布表明,南槽口外至30 m等深线区域是水下三角洲现代沉积中心,50 m以深则很少有现代泥沙堆积。另外,210Pb和137Cs放射性测年结果受沉积环境影响较大,研究区域动力条件复杂,再悬浮再沉积频繁,测年结果需谨慎采用。3、研究区沉积物磁性矿物主要在<16 μm和>63 μm粒级中富集,动力分选导致的粒度差异是影响表层沉积物磁学参数变化的重要因素。根据磁学和粒度的分布特征,研究区沉积物在空间上显示三个分区,分别反映了现代粗颗粒、现代细颗粒、侵蚀出露的老沉积物以及残留砂的影响。χARM/SIRM可以指示细颗粒沉积物的搬运路径,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χARM/SIRM增大,其空间变化表明长江口入海泥沙绝大部分向南和东南方向搬运,在夏季由于长江更大的水沙通量,更多的细颗粒沉积物被搬运得更远。同时,夏季由于东南季风的影响,部分细颗粒出口门后向东北方向运移。4、沉积物埋藏后的成岩作用会溶解磁性矿物,改变沉积物原有磁性特征。成岩过程中铁还原带和硫酸盐还原带之间的转换边界(FSB)埋深受到有机碳的影响,有机碳含量和活性越高,FSB深度越浅。在河流主导的陆架边缘海中,由于较高的沉积速率和陆源有机质的惰性,硫酸盐还原程度较弱,与典型海洋环境相比FSB更深,且随沉积速率增大而增加。5、受成岩改造的沉积物,在χARM与<16 μm粒级组分关系图上,由于还原溶解导致较低的χARM值,可用来区分现代(>100年)和历史(<100年)沉积物,进而判断侵蚀/堆积状态;基于磁性矿物成岩分带的完整性,可以定性地指示沉积物侵蚀与否,以及沉积年代的新旧,对动力地貌学研究有积极意义。SIRM/Fe可被用来追踪被侵蚀的埋藏沉积物。6、磁性方法指示的侵蚀,可以部分解释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老有机碳的存在,为陆架海碳循环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磁学方法还为判断有机碳降解路径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即铁还原带与硫酸盐还原带转换深度越深,说明硫酸盐还原相对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