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及便携式网络终端的普及和微博、微信等一系列以“微”为特征的新媒体平台蓬勃发展,其意义不仅在物理层面作为一个信息交互和数据存储的技术平台,同时还在社会文化层面创造一种新生的、人们日趋依赖的行为活动场域。互联网造就的这个新生空间由于其全球性、交互性、及时性、共享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及其对信息极高的传播、处理速度和其搭建的电子跨域平台等的革命性意义,迅速缔造繁盛的网络社会文化景象。随之兴起的“微文化”以一种无“微”不至的姿态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中,对人们的网络舆论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在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群体拥有一定的视野和文化知识背景,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追求自由民主,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成型,一定情况下自控能力较弱,对事物缺乏较为全面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易被表面现象迷惑。因而,在微文化背景下,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来说:一方面,给予大学生充分发表言论的权利和便捷地接收知识信息的渠道,对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和监管机制一旦不力,大学生则极易触犯失范、越轨的界限。因此,对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引导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主体,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以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开展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实证研究;结合影响因素,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找到构建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引导机制的有效路径;最后,提出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引导提升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引导工作提供启发和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