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固有属性,也是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不仅能够帮助作者营造一种美妙意境,还能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种种言外之意。模糊语言的翻译,因其与大脑推理的密切相关性使其变得尤为复杂。因此,在模糊语言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在吃透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后,借助认知语境,提供最佳翻译方案。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交际理论,它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的。尽管关联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将其应用在模糊语的翻译研究还很少见。鉴于此,本文将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以葛浩文翻译的《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模糊语言为个案,深入探讨译者对模糊语言的处理方法及其翻译过程中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和推理过程,试图将模糊语言与关联理论相结合并为模糊语言的翻译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进而为翻译研究和模糊语言学领域带来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针对国内外目前对模糊语言、关联理论以及《生死疲劳》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框架,全面阐述了模糊语言和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内容。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两个大方面选取《生死疲劳》中的模糊语案例,并结合关联理论对各个案例的翻译处理进行剖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做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作为一种明示和推理过程,模糊语的翻译主要采取了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阐释译、省略译等策略,并指出了关联理论对模糊语言翻译的促进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