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制度自信及现实启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wcsql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以其坚定的制度自信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时期,带来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坚定制度自信,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研究邓小平的制度自信,对于我们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坚持与发展”两个层次阐释邓小平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并从他的一系列思想论断和建设实践中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制度自信。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邓小平制度自信这一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理由进行论述,在系统梳理总结分析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就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拟创新之处进行说明,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从邓小平制度自信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现实支撑等客观方面结合邓小平独特的主观条件阐释邓小平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第三部分: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目标的坚定信念、对社会主义制度比较优势的深刻把握和对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的科学规划三方面论述邓小平制度自信的主要表现。第四部分:从对邓小平之后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贡献的论述中揭示邓小平制度自信的深远影响,并结合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阐释邓小平制度自信的现实启示。新形势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须进一步巩固提高制度实践成效,充分发挥制度价值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胜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学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行,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农村流行这么一句话:“小病挨,大病扛,不行才往医院抬”,这充分说明了农民的健康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重点阐
腐败是社会发展的毒瘤,严重危害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对于腐败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秉持严厉打击的态度,因为没有现成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可以说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