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尼采的人生观之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围绕“什么是合本性的生活”和“如何实现本性的生活”两个问题,对庄子与尼采的人生观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什么是合本性的生活”,比较分析庄子和尼采不同的人生态度。庄子主张“无为”,追求心灵的安顿与宁静。对人生无法逃避的伦理义务如孝敬父母、侍奉君主,以及死生存亡、穷达贫富、饥渴寒暑等人力不可及的必然之事,庄子采取顺从自然、“安之若命”的态度。尼采却认为人生的价值应该在于不断怀疑旧世界,不断探索新世界,创造新价值,而不是固守于确定的已达到的东西。庄子注重自我保存,不仅是身体的保存,更是心灵的安顿;尼采认为强者的意愿不是自我保存,而是自我扩张,增强权力感。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如何实现本性的生活”,比较分析了庄子和尼采所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庄子采取“吾丧我”的“无我”思路,主张寡欲、摒弃知识、反对好恶。尼采非常强调“信仰自己,为自己而骄傲”,反对“无我”,主张自我保存、权力扩张。为了更好地进行权力扩张,必须合理地满足本能欲望,恰当地利用知识,并保持对权力的偏好。第三部分主要从自由角度比较分析庄子和尼采对传统道德的态度。庄子与尼采都批判了他们各自的传统道德,都认为传统道德违背人的本性,但是他们对人的本性的理解并不相同。庄子批评儒家仁义道德“残生损性”,违背人的自然本性,束缚了人的心灵自由。庄子还深刻地揭露当时“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的利用仁义谋取私利的反道德现象。尼采批判基督教道德束缚了人之创造的、自我扩张的本性,使人平庸化,保存了庸众,压制了强者,使得平庸流行,伟大消亡。
其他文献
以TD-SCDMA为通信基础,分析远程医疗的核心业务,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移动无线设备建立基于3G网络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重点解决利用初始会话协议SIP实现基
在同时考虑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贬值会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会减少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文章对人民币实际汇
本文以普京时代俄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为着眼点,来挖掘推动其变化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望双方关系的未来,同时分析了俄美关系的调整对处于中俄美三角关系中的中国的
病案质量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应用PDCA循环,通过定期业务学习、运行病历抽查、及时反馈整改、优秀病历展示等方法综合控制病历质量,使
<正>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勤劳、勇敢的我国人民在长期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创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的许多方
20世纪有关“哲学的终结”或所谓“后哲学”的呼声几乎不绝于耳。一般地说 ,对哲学的合法性真正具有解构作用从而构成威胁的 ,主要有海德格尔、德里达、罗蒂、利奥塔等人的观
经济增加值是国际通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指标。商业银行资本应抵御其所面临的风险,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估价值,既符合这一指标特点,也体现了巴塞尔协议要求,因此,国内外使用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首要职能是参政议政。由于我国政党制度存在的国际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社
鲁迅评价《史记》的名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句后句之间是有联系的,“发愤著书”、“发于情、肆于心”是其核心所在。《离骚》之情对《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