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现代史上的老挝人民承受了长达数十年的痛苦磨难,先后遭到了法国的殖民统治、日本帝国主义和美帝国主义的残忍侵略,从而直接造成老挝社会极端贫弱、政局动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直到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开始不断传入老挝,从此老挝社会的历史发展揭开了全新的篇章。特别是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民族民主革命,终于在1975年成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可以说,在老挝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以及革新的漫长曲折过程中,老挝人民革命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有力推动了老挝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就,老挝由此从过去世界上最落后弱小的国家之一,逐渐成为当今东南亚地区中社会发展的一个亮点。其中,值得强调的是,老挝人民在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以及革新的漫长曲折过程中,立足老挝的客观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以凯山·丰威汉思想为典型理论形态的老挝马克思主义,并将其确立为老挝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无需赘言,老挝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和民族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的一个重要形态。或者说,老挝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和民族化进程中一个典型的微观研究样本,研究老挝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老挝马克思主义,需要展开一个历时性的分析,即基于历史演进的时间维度开展老挝马克思主义的初始孕育、老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老挝马克思主义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运用等主要研究,同时充分正视老挝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挑战,展望老挝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其中,老挝马克思主义的初始孕育是多种条件和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必然结果。这么来说,20世纪初期的老挝人民遭受法国殖民者的残酷统治,民族处于危亡的历史关头,老挝的“救亡图存”运动渴求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而马克思主义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和满足了老挝谋求民族救亡图存、社会进步发展的现实需要。当然,法国殖民者在“文明传播”的幌子下也随之带来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近现代西方的思想文化,相比于其他诸多的西方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能够更好地满足老挝社会渴求解决“救亡图存”这一最大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能够为老挝社会的建设发展提供更为有效和更具号召力的相关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源远流长的老挝佛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一些思想观点上具有某些相通或相似之处,为马克思主义在老挝的初步传播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而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不仅有力地催生了部分寻求老挝出路的封建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变革意识,也唤醒了老挝民族的独立意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此外,苏联、中国和越南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在老挝的传播及本土化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以胡志明思想为主要理论形态的越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尤为深远。还有,老挝左右两翼关于老挝社会发展道路的激烈论争,进一步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老挝的深度传播,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区支部的成立也为马克思主义在老挝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很显然,马克思主义在老挝的传播发展,以及老挝马克思主义的初始孕育和不断发展,最终成为老挝人民革命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也即老挝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历经老挝历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特殊意义的改造和建设,以及活力满满的革新阶段,最终形成了马列主义在老挝本土化的开创性理论成果--凯山·丰威汉思想。可以说,凯山·丰威汉思想是老挝马克思主义者共同铸造的一项智慧结晶,它以老挝开国领袖凯山·丰威汉命名,被老挝人民革命在党十大正式写入党章,与马列主义一并作为老挝人民革命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凯山·丰威汉思想经历了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变化的复杂过程,从信仰佛教的“出世”转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入世”,以及从思维行动转向实践行动等等作为这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初步萌芽。而面对革命胜利在即的战争局面,凯山·丰威汉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老挝现实国情下的执政党建设思想,这是凯山·丰威汉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根本上来说,凯山·丰威汉思想在老挝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以及革新中不断形成与发展起来,是目前老挝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蕴藏丰富的科学内涵,始终坚持人民群众路线,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积极主张革新开放,含涉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经济制度改革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等核心内容,不仅较为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内容,而且注重总结老挝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经验,较好地融汇了老挝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铸就了老挝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本土特色和时代特色。理论是灰色的,理论根源于实践,理论的生命力展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老挝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老挝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基于老挝历史事实的一种抽象概括得出的必然结果,而不是脱离老挝生动实际的一种理论逻辑演绎的自然结果。简要论及马克思主义在老挝的具体实践运用,比如,在革命斗争中,率先提出联合战略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与革命策略思想,推进“巴特寮”武装力量的建立和壮大,不屈不挠地开展革命斗争,主张“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形式,进一步丰富无产阶级的解放学说,倡导“人民是革命主体”的思想,深化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重要思想。在社会改造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提出“和平改造”“综合改造”和“逐步改造”等务实而有效的多种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思想。在革新开放中,准确地理解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重要思想,坚定老挝革新开放的重大决心,稳健推进老挝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切实维护老挝人民对老挝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高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口号,实施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坚决捍卫老挝国家利益,务实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战略等等。可以说,老挝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分析和把握老挝革命、改造和建设以及革新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并且,随着新时期老挝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千变万化,老挝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老挝一方面意味着无穷的活力和无限的潜能,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稚嫩和娇弱之处。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老挝马克思主义也将面临诸多挑战。既有来自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变化中的“世情”挑战,也有与关系特殊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于发展模式、党际关系和前途命运的“交情”挑战,还有老挝生产力发展基础弱、社会经济水平低、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相对不高、传统佛教思想深厚、可持续发展任务繁重和思想道德教育有待加强等“国情”带来的挑战,从而亟待老挝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回答“为何坚持和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何坚持和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但是,老挝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羸弱的国力、缥缈的存在感、相对封闭而有限的空间,加之佛教思想根深蒂固,要准确展望未来并正确回答“时代之问”,无疑需要艰辛的探索。反思老挝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老挝党和人民应当不满足于过往历史的成就,并且坦然面对现实的困境,继续在艰辛的探索中怀揣对“远方”的希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老挝马克思主义未来做出具有根据的畅想,这种畅想应当立足时代特点和老挝现实,既要基于扩宽理论视野、把握理论内涵、坚定理论立场等方面拓展老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空间,还要立足老挝本土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在老挝本土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主体性予以更为深刻的阐明,勇于践行老挝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担当,坚决捍卫老挝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将培育老挝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实现老挝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生活幸福,揭示马克思主义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深刻内涵和历史规律。总而言之,老挝马克思主义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适用性,同时还承载老挝自身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进程中走向老挝民族化的时代产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重要的价值意义。这正如老挝谚语“水稻结硕,原在沟渠”所折射出的老挝民族对于因果关系的一种具有朴素辩证思想的认知,如果我们将老挝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以及革新进程中形成的老挝马克思主义喻作“水稻结硕”,那么“原在沟渠”指向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和波澜壮阔的老挝社会实践。当前正值革新新时期,老挝党和人民必须真正坚持老挝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既要做到谨防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也要做到严防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严重错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这一根本前提之下,深入考察老挝马克思主义演进的历史进程,揭示老挝马克思主义每一个阶段的理论精义和表达形式,不断开创具有老挝本土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新局面,进一步开辟老挝革新征程的新思路和新方案,创新老挝社会发展的新见解和新方法,那么老挝贫穷的消弭将不过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从而,老挝社会的发展也将不仅有利于老挝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还能够为像老挝一般落后的国家提供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选择。一言以蔽之,不断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老挝马克思主义,这对于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和民族化进程,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