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的崛起,使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媒体“寒冬论”等猜测此起彼伏。然而,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技术的衰弱,事实证明,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自主发展的媒体,在经历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后,于90年代伊始,逐渐走向融合。用生态进化的视角来看,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在竞争过程中的协同进化,是新旧媒介共生共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生存状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媒介融合也遇见了不少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华西都市报》的官方微博数量众多,虽然定位各有侧重,但内容重复度高,而且与《华西都市报》电子报和手机报形成了集团内竞争的格局。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媒介从业者相关知识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部分媒介从业者没有正视新媒体的特性,简单搬照以往模式所致。目前,针对媒介融合,国内外已有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纽约时报》的核心策略是吸引那些在报纸投放了广告的客户继续在其网络版上投放广告,并以一定的折扣优惠鼓励这种投放,主推网上网下互助。《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大胆舍弃,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日报的全国发行报纸。《华尔街日报》与其网站WSJ.Tom积极互动。人民网则设置有全国性的领导干部网络留言系统。凤凰集团资料库整合了集团所有的视频资源,并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将它们分门别类的进行储藏,进行多次利用。杭州19楼空间,以“发现杭州生活好去处”为宗旨,其板块分割突出贴近性,设置有饮食男女、我要结婚、咖啡、亲子、求职、体育健康等务实性版面。以上实例,在媒介融合实践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要解决媒介融合中出现的问题,传统媒体首先需要从意识上认同新媒体的存在价值,并积极的寻找可以满足新媒体特性的融合产品,而不仅仅将传统媒体的内容“搬到”新媒体去。其次,明确“融合”与“分离”的区别,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平台资源”等容易产生融合效果的部分加强融合。“人力资源融合”要求记者不仅具有传统采写的能力,同时也要具有新媒体的运用能力。要求媒介机构从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整合资源。“技术资源融合”包括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新闻采编能力。以及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的新一代的接收终端。“平台融合方面”,要求加强跨集团跨行业跨地域合作。另外,新旧媒体需在“内容产品”上发挥各自特性,传统媒体坚持自己在新闻内容方面的优势,新媒体则需挖掘出特有产品。如提供个性咨询服务,为公民记者提供报料平台,提供数据库服务,手机报服务等。除了新闻产品外,也应积极开放其在民主建设方面的作用。如发挥微博的民主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