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的中学教师流动可以优化教育系统的人力资源配置,使人才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对整个教育事业的高效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通过经济学实证分析研究我国中学教师流动和流失的深层原因,并揭示相关因素影响中学教师流动的内在机理,从而提出促进中学教师合理、有序的流动的对策和建议。对中学教师流动的分析以中学教师知识人假说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中学教师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专用性人力资本,他具有专用性和自励性、投资主体不断变化、收益的递增性和外部性、使用价值度量的间接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实现价值过程的增值性、能动性等特征。中学教师作为知识人则具有利己性、逐利性、公益性以及理性预期等特征。为对中学教师流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经济学分析,笔者选择了湖南省湘潭市和邵阳市进行了中学教师流动情况的实地调查。通过小样本并结合文献说明我国中学教师流动呈现以下特点: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师流动越频繁。流动中学教师中,男女比例相当,以学历高、职称高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高考科目教师居多。中学教师的职业趋向主要是中学教师职业内部流动和读研究生,这与以往流向企业和政府机关的现象不一致。流动教师的特点,在中学教师职业内部流动中以中教一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为主,读研究生则以初级职称即中教一级以下的教师为主。在区位流向上,中学教师主要从城郊流向市区,从小城市流向中等大城市,从内地流向沿海的单向流动,这与其他实证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在知识人假设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学教师流动的特点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中学教师人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是通过市场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信号的传递机制和甄别机制以及约束机制共同起作用的。在中学教师人力资本市场上,作为供给方的中学教师选择流动要考虑相对成本收益和效用的变化,流动后的预期总净收入(或总净效用)大于零是中学教师流动的必要条件,成本收益分析与效用分析相比,效用变化更能解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