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与山东民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l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蒲松龄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山东作家,他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和相对单纯的生活经历使得《聊斋志异》更多地保留了其诞生地的民俗文化特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山东民俗视角研究作品的新方向。文学作品与其产生的特定地域民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民俗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往往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另一方面民俗进入文学作品以后,在作家的创造加工下往往起着主动构造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基于此,通过山东民俗的视角研究《聊斋志异》,借鉴民俗学的理论、方法,从考察和总结山东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情风俗入手,探究民俗进入文学作品之后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从山东民俗文化与小说作品的互动关系中对小说思想内容、艺术架构进行研究与探讨。论文首先联系作家蒲松龄的生平经历及《聊斋志异》的创作情况,从《聊斋志异》素材来源以及作家蒲松龄在齐鲁大地的游历采风的角度探究了《聊斋志异》山东民俗特色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聊斋志异》中对山东地方风物的艺术化的表现及对作品的影响。具体而言,《聊斋志异》的山东民俗特色主要体现在作品大量表现的精神民俗方面,论文主要以山东民间花妖狐魅崇拜、道教神仙信仰、鬼信仰以及民间俗神信仰等为切入点,探究《聊斋志异》大量神异故事的民俗渊源,发现民间俗信经过作家加工进入作品之后所发生的种种变化,着重探讨这些山东民间俗信对小说素材来源、情节架构与艺术风格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山东民俗在《聊斋志异》神鬼狐妖灵异世界的架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民间俗信的种种形式以及由此生成的传说故事充当了小说创作的框架和素材。作家灵活地运用各种民俗形式,构成内容、穿插故事、推动情节、刻画人物、增加趣味。其次,民俗以被反映对象的形式进入小说,丰富了《聊斋志异》表现生活的容量。作品中借助民俗描绘而实现的生动的生活细节和人情世态描摹,融入了作家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深刻的思想意蕴,使作品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同时,蒲松龄在利用民俗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山东民俗的传播,对弘扬博大深邈的齐鲁文化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其他文献
在当今世界里,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科技进步、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劳动就业、活跃市场以及维护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铁以其快速、舒适、环保、载客量大等优点,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已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地铁在缓解城市紧
完句成分的研究,使我们对句子的认识更加深入,也使汉语语法的研究更加完备。本文在描写了不同类型的补语完句情况的基础上,主要探讨现代汉语中补语这一句法成分的完句功能。
2000年,网络游戏正式被国内互联网界承认,至今短短的几年时间,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游戏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
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和书写习惯,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文章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巾部收录的
本文探讨了我国信息用户的需求类型、需求层次、需求的内容及其特点。
课堂教师话语研究是课堂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大量的研究(比如Nunan,1991;Allright & Bailey,1991;Anton,1999)表明: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
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为人们提供生活生产用水,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人类活动给
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中 ,最为极端的问题应当是计算机犯罪。本文所指的计算机犯罪是指狭义的或者是纯粹的 ,其犯罪对象均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认识网络安全问题时 ,不能仅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