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际意义的角度分析中国婚姻法及其英译本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际意义来源于韩礼德对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语言元功能的划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是指人们利用语言与他人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功能,表达说话人的身份及对某事物的态度和评价等等。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为理论框架,参考其他语言学家对人际意义的研究成果,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英译本为语料,分析了人际意义在这一法律文本中的实现模式。本文具体从语气,人称,语态和评价等四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其在两个文本的实现方式,并且通过对比分析中英两个文本在这四个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展示了英译本在翻译后失去了哪些人际意义及其做出的调整。例如,在英译本中,语气结构中就少了在原文中出现的祈使句。   本来从人际意义管理的互动及个人两个方面来讨论其在原文本与英译本两个不同文本实现形式的相同与不同。从原文和译文的人际意义出发,这不同于以往将重心放在词汇,翻译标准等的法律文本研究。这也丰富了法律翻译的研究途径及人际意义的应用领域。   法律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其语言也有自己的特点,如语言的简练和术语的重复性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英译本的人际意义分析,从更深层次来研究了法律语言,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本文是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法律文本和翻译文本的一个尝试。以往较少采用这一语法理论用于法律文本分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人际意义研究和运用的范围和领域,使人际意义能更好运用于书面文体。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法律文本和法律翻译。在今后的法律翻译中,译者为更好的译本可以将人际意义等语法因素加以考虑,正确处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所创作的作品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随着欧美学术界身体研究的蓬勃兴起,人们开始从身体的角度来重新审
语言始终是人们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主要媒介。但二十世纪中期科技发展颠覆了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唯一和中心。对于语言的研究也从文字形式的单一模式转向文字,图像,音乐等多
学位
根据美国某体育馆的工程事故,阐明了钢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性,以双向对称Ⅰ形构件为例,应用能量法这一稳定性计算方法分析了其在跨中横向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弯扭屈曲临界荷载,以有
本文试图对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释。   “原型”,“神话”两大重要概念是本文的切入点。通过对荣格和弗莱原型理论的比较分析,文章明确指出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