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共产主义思想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然而,就目前学界研究的总体现状来看,人们更多地关注一些直接讨论共产主义的经典文本,而把《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更多地当作一部有关唯物史观的巨著,对其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关注是不够的,甚至离开唯物史观孤立地解读其中有关共产主义的论述。本文认为,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共产主义问题的阐释,正是以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揭示为基础的。因此,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视角来理解和把握《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更为准确和合理。从唯物史观的层面看,《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已经摆脱了从价值观角度阐述共产主义的方法的缺陷,转而从历史观来把握共产主义。本文主要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青年马克思写作《形态》以前的共产主义观。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和16世纪以来欧洲流行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学说。青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探索,是一个在复杂历史条件下的曲折前进的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当时流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批判,标志着青年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初步形成。第二部分,对《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展开集中论述。本文认为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的阐释建立于两个基础之上,即对旧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哲学清算中生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以及对“真正社会主义者”的批判清算了旧的共产主义认知。基于这两个基础,马克思立足于“世界历史”的新高度全面地阐释了其对共产主义的新见解: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第三部分,对《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地位及其局限进行论析。本文认为《形态》对共产主义的阐述,既首次实现了哲学使命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变革,又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起点—“现实的个人”,同时也首次全面阐释了唯物史观等;由于被唯物史观与实践的观点所丰富和发展,《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已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初步诞生;但由于此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仍不够成熟和深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仍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第四部分,对《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论析。本文认为其当代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意义、对于我国当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