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君之美——夏良胜的《中庸衍义》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肇始于南宋真德秀《大学衍义》的“衍义体”在元、明、清三朝逐渐流传发展。在明代嘉庆年间,夏良胜就仿照真德秀的《大学衍义》推衍《中庸》,著有《中庸衍义》。本文正是就《中庸衍义》一书进行研究。本文从《中庸衍义》及夏良胜的其它著作直接整理入手,归纳出了夏良胜《中庸衍义》成书的背景、结构、政治寓意以及《中庸衍义》这本书的说理特色、政治哲学、学说特点及其特点和影响。通过对《中庸衍义》的分析,指出了夏良胜将天道之“中”与帝王治国之“中”相结合,重申了儒家以仁治国的政治哲学观。同时,夏良胜的《中庸衍义》不仅受明朝显学程朱理学的影响,也受陆王心学的影响。《中庸衍义》中夏良胜也为君主代天养民,臣子代天治民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虽然夏良胜的《中庸衍义》没有真德秀的《大学衍义》和邱濬的《大学衍义补》影响之大,但对其的研究亦可以补充对中庸学和衍义体的研究,促进中国思想史、明代思想史和四书学史的研究。同时,其中不少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依然有着借鉴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以胡锦涛总书记论述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为指导,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与综合具体方法,
孝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佛教作为外来文化,早在印度早期的经典中就有对孝思想的论述,传入中国以后不断发展、丰富,形成了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