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洗钱是指以商业保险为载体,利用保险市场及保险中介市场的途径渠道,将非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投保、理赔、变更、退保等方式来掩饰、隐瞒其来源或性质,以逃避法律法规制裁的行为。近年来,我国保险洗钱数额日趋增大,手段日趋隐蔽多样,严重冲击了国家的经济金融秩序,败坏了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反洗钱机制,提高保险反洗钱的成效就成为学界与业界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依据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我国保险反洗钱机制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从保险洗钱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保险洗钱的危害及其产生的根源,列举了保险洗钱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并通过建立保险反洗钱的成本与收益模型,分析说明了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接着,对我国保险业反洗钱机制进行了现实考察,重点从保险反洗钱法律体系、信息情报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与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剖析了我国保险反洗钱的脆弱性。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反洗钱的成效与机制特点,并总结了可以为我国所借鉴的成功经验。最后,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反洗钱机制提出了建议,指出中国要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保险反洗钱机制,必须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保险反洗钱法律制度;二是开展洗钱违规管理;三是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及协调机制;四是建立对保险公司的反洗钱激励机制;五是提高保险反洗钱监测水平;六是加强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