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炎症引起的慢性疾病造成人类社会沉重的健康负担。因此,对炎症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选用两个本实验室自行合成的两种潜在药物分子(神经肽FF和化合物JP-8g),研究其抗炎活性及相应作用机制,以期为新的抗炎候选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神经肽FF (NPFF,FLFQPQRFa)是1985年分离自哺乳动物的八肽,具有调节多种生理功能的作用,例如:心血管、胃肠运动、饮食和痛觉等。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该肽抗炎方面的报道。本研究首次报道:NPFF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抗炎活性。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实验,我们发现分化的神经细胞dSH-SY5Y上存在天然功能性表达的NPFF2受体,在该细胞系上,NPFF可激活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NF-κB信号通路;在原代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模型上,也存在NPFF2受体的天然功能性表达,且NPFF可调节细胞生长和胞内炎症介质一氧化氮的含量;最后,通过小鼠足肿炎症动物模型,我们发现NPFF具有体内抗炎活性,且NPFF受体可能参与该过程。因此,本研究表明NPFF具有抗炎活性,可被作为抗炎多肽进行后续研究。非甾体抗炎药属于一类重要的抗炎药物,但该类此在胃肠方面的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研究了本实验室自行合成的手性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JP-8g的抗炎活性。有以下发现:在计算机分子模拟实验和体外激酶抑制实验方面,JP-8g可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属于环氧合酶抑制剂;在原代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模型方面,JP-8g可抑制炎症巨噬细胞内炎症介质一氧化氮的含量;在小鼠炎症动物模型方面,JP-8g具有良好的外周(耳肿、足肿模型)抗炎活性和中枢抗炎活性(急性神经炎症模型);在胃损伤安全性方面,JP-8g具有极低的胃损伤作用(大鼠胃损伤模型);在作用机制方面,环氧合酶和一氧化氮合成酶都属于JP-8g的潜在作用靶点。综上所述,JP-8g代表一类具有全新结构和靶点的抗炎候选药物分子,它可以为抗炎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