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来对元杂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类人物形象的分类和分析,是从人物性格及其典型意义方面进行的,这种研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从角色角度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在元杂剧人物研究领域一直是颇为兴盛的,但是作为戏剧文学,人物始终还是作品的中心,我们很有必要对人物进行更为基础性的研究。即是说,有必要追溯到超越具体角色的共性层面,从角色设置亦即作品中描写什么样的人物以及让他们在情节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等基本问题上,展开广泛深入的思考。本文从一百五十余部全本流传的元杂剧中所涉及的反面角色进行梳理分析,借鉴古今关于人物设置塑造的相关理论,窥探元杂剧反面角色设置的特点规律,从中发现元代剧作家在特殊历史时期所展露的不一样的创作风貌。对元杂剧反面角色的分类依据筛选角色的身份地位、所作所为分为权贵官僚、市井小民、强盗地痞三大类,并对每个角色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反面角色设置的特点一一进行阐述,认为元杂剧的反面角色不仅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而且在表现主题和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角色本身亦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元杂剧中的反面角色设置,不仅以分善恶为原则的,而是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表达作者思想倾向的需要,从剧情发展的需要,从当时舞台演出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出发,来设置反面角色。最后初步探讨反面角色设置的影响因素,认为与作家创作环境、思想状况以及元杂剧体制特征等都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