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验证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是抑郁症患者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干预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抑郁症80人;将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组各40人;选取符合入组正常人组40人。实验组接受认知行为联合药物疗法,控制组接受药物疗法,正常人组不接受任何治疗,进行12周的观察。在治疗前后,正常人组、实验组、控制组分别进行自传体记忆测验(AMT)、贝克抑郁量表(BDI)、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测验,并对三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实验组治疗后AMT积极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AMT消极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控制组分别在AMT积极、AMT消极得分上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实验组分别在AMT积极、AMT消极得分上与正常人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治疗方法对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治疗效果分别在性别维度、受教育程度维度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主效应均显著(P≤0.01),性别、受教育程度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性别维度、受教育程度维度分别与不同治疗方法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4.自传体记忆与抑郁水平的相关:实验前,不管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BDI、HRSD测验与AMT积极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而与AMT消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5.自传体记忆对BDI的预测:在实验组,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实验后的BDI得分为因变量,在a≤0.05水平,AMT消极测验进入回归模型,解释总变异的31.2%;在控制组的回归分析中,实验前的AMT积极得分进入回归模型,解释总变异的19.5%.结论:1单纯药物治疗并未改变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概括化,提示自传体记忆概括化是抑郁症患者相对稳定的认知特征。2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概括化,原因可能与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帮助患者建立了积极的自传体记忆方式有关。3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性别、受教育程度不同关系不显著。4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水平与抑郁水平有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测量工具种类不同可能不相关。5实验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的AMT消极得分可能可以作为治疗后抑郁水平的预测因子;控制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的AMT积极得分可能可以作为治疗后抑郁水平的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