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断面红棕色、类白色)对大鼠佐剂性关节及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AO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以土茯苓(断面红棕色、类白色)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试图研究土茯苓(断面红棕色、类白色)及其黄酮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及机制。  为了探讨哪种断面颜色土茯苓抗炎效果更佳,故进行了小鼠毛细管通透性、小鼠棉球肉芽肿及大鼠液体石蜡致炎的抗炎作用比较研究。拟为土茯苓在临床上预防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抗炎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SD大鼠,以自制弗氏完全佐剂(FCA)于大鼠足趾皮内注射,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以大鼠出模率、一般体征、多发性关节炎指数、足爪肿胀度、免疫器官(脾、肾脏及肝脏)重量指数、HE染色滑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1β的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观察土茯苓(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及其黄酮类对大鼠AA的预防与治疗作用,进行抗AA模型的评价。  采用KM小鼠,以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二甲苯涂腹部致炎,以腹部染料的渗出量,进行急性(渗透型)炎症抗炎作用的评价;以棉球肉芽肿法,进行慢性(增殖型)炎症抗炎作用的评价;采用SD大鼠液体石蜡致炎实验对炎性物质NO释放程度进行评价。  结果:  通过上述药效学的实验发现,断面类白色土茯苓对大鼠AA出模率及多发性关节炎指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出模率及血清中NO含量,表明断面类白色土茯苓对大鼠AA有预防作用;断面红棕色土茯苓能抑制大鼠足肿胀度、抑制滑膜增生、炎症细胞浸润、降低免疫器官重量,表明断面红棕色土茯苓对大鼠AA有治疗作用。  其传统认为黄酮类是土茯苓的有效组分,而在土茯苓黄酮部位的药效验证试验中也首次发现了黄酮部位并非为土茯苓正确的抗炎有效部位,因研究初步显示黄酮部位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无效,其基本接近模型组。  在二甲苯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试验中,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的伊文思蓝渗出量均显著降低,均能减轻炎性渗出,断面类白色土茯苓组对伊文斯兰染料量(OD值)抑制率达到32%(P<0.05),显示出对二甲苯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断面类白色土茯苓组抗急性炎症(渗透型)作用优于断面红棕色土茯苓组。在棉球肉芽肿试验中,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的棉球平均重量均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断面红棕色土茯苓低剂量组抑制率最好,达到37%(P<0.05)。通过抗炎作用机理实验中发现,断面类白色土茯苓组与断面红棕色土茯苓组均能降低大鼠液体石蜡致炎血清中NO含量,这提示对于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清中NO的产生来实现的,而断面类白色土茯苓组抑制率(62%)优于断面红棕色土茯苓组。  结论:  土茯苓(断面红棕色、类白色)药材在本实验中有完全不同的药效学表现。其中断面红棕色药材表现出可显著抑制增生性的炎症,减轻滑膜增生、抑制炎症细胞浸润、缓解软骨破坏、抑制足肿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而断面类白色土茯苓对急性渗出型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能降低血清中NO含量、抑制出模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在本研究的多次试验中表明,两种断面不同颜色土茯苓黄酮部位均没有在大鼠AA试验中表现出药效作用,故未体现出与药材相似的药效,进而说明传统认为土茯苓的有效部位为黄酮类成分与本试验不符,该药材的黄酮部位不能完全代替药材本身的全部药效作用。在土茯苓中究竟是何成分有抗RA的作用?作用机制又是什么?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本论文对金粟兰科金粟兰属植物银线草(Chloranthusjaponicus)和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毛喉鞘蕊花(Coleusforskohlii)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薄层色谱(TLC)、制备薄层色谱(PT
超滤膜分离是利用膜的筛分原理将溶液中大小分子分离的技术。中药注射剂提取精制的目的是保留有效成分,去除其他无效或有害物质,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本文以注射用益
目的:建立蜂蜜及蜜丸中蜂蜜的5-羟甲基糠醛含量、6种抗生素残留及糖类的检测方法,通过对29批蜂蜜样品及61批蜜丸样品中蜂蜜的5-羟甲基糠醛含量,土霉素残留、盐酸四环素残留、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