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系统是系统与控制论研究的新领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许多问题可作为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研究。 从国内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是我国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的地区之一。从世界看,它位于太平洋西岸和东亚经济区的中心,倚靠亚洲大陆,面向太平洋和太平洋上诸多重要的经济强国及地区,例如:日本、韩国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诸国,并处于国际海运航线的重要节点位置。从发展看,长江三角洲将更加紧密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工和循环,可建设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带区域。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诸因素与力量,包括区域内部的,国内外的作用力量正在汇聚,使人们意识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正孕育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进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发展结构及其系统学的研究。本文研究的特点是:与我国2050年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程相同步,以长江三角洲及大都市圈等空间分析研究为导引,研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城市化、人口、产业、投资、交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发展结构,并引入系统论概念与方法进行研究,以提供长江三角洲发展问题研究中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为系统与控制论在社会经济系统领域的研究探讨新方向。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给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空间分析各要素关系与都市圈结构拓扑,提出将自组织系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控制论等系统学理论引入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发展问题研究中,探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结构问题研究应用中的方法。 2.在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传统界定概念论述与分析的基础上,以今后五十年发展趋势为依据,提出了一个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新的区域界定概念。从时空结构、人文历史状况、资源互补、市场融合、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分析了三省一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优势。 3.在论述都市圈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系统结构的特点: 明显的地区首位城市和三级都市圈的扇形状空间结构,提出了都市圈的能级概 念,给出了长江三角洲各个都市圈范围的分析。4.在论述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的基础上,指出了城市化是区域空间结 构中的重要演进表征,给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化的现状分析与今后五十年 发展预测,提出区域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空间分布体系预测分析。5.指出人口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结构及发展最积极的因素,分析了区域的人口 规模与发展趋势,给出了今后五十年人口增长预测分析,从受教育可量化数据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素质问题,给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就业导向及预 测分析。6.指出产业发展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系统基础性的组分,在介绍了产业集聚有 关区域选择,产业择点与竞争力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长江三角洲产业集 群的明显优势,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发展结构优化表现出的多维性:地 区及各省市优势产业的基本形成,在全国的地区分工的显著化,加入WTO后产 业的适应性战略调整,政府主导下企业为主体的理性竟争与合作的有序自组织 状态正在形成,从三次产业、出口导向、发展重点等方面给出长江三角洲区域 产业发展结构的协同调整分析。7.海外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外的外资是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在 介绍外资投入结构的动力学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利用外 资的背景与优势的分情况,分析了区域利用外资的特点,包括:提升地区的工 业综合竞争力,台商投资聚集区域核心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带,浙江、安银 发力吸引外资迅速增幅等;给出了长江三角洲利用外资若干问题的分析,包括。 区域内利用外资的不均衡,外商独资企业增多,引进外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创新体制,制定“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长远发展战略。8.给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系统分析,给出了系统结构与交通运输分析方法。 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将从高速公路时代到高速轨道时代,分别提出了长江三 角洲经济区域公路网规划基于层次一关联法与基于梯形模糊AHP法的综合评价方 法,给出了长江三角洲交通系统有关发展模式与模型的分析。9.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博奕分析,揭示问题的一 根本原因;以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设计了可持续发展调控和预警系统的结构。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