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受美学作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理论,以阐释学和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是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接受美学是文学研究领域的种全新的方法论,它强调以读者为导向。该理论把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重心从以读者和文本为中心转移到在文学交流中读者动态活动接受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着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它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文化负载词作为反映各个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文化负载词的正确翻译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文化间的交流。本文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所著《红高粱》葛浩文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结合接受美学提出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与翻译方法。首先,论文从接受美学的起源、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的主要思想,以及翻译美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对接受美学进行了理论研究。接着,研究了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分类。根据尤金·奈达对文化的分类,将文化负载词分为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和语言文化负载词。然后,对葛浩文《红高粱》英译本中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所使用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翻译方法为音译、替代、省略、缩译、音译加意译和音译加直译。依照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本文提出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采取重视读者的期待视域、追求审美愉悦和建立文本结构三大翻译原则。同时,针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具体类别,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对于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取省译或替代;对于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取缩减或省译;对于社会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取直译加注或音译;对于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取音译;对于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取意译或缩译。本文通过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探究,以期有助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中国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