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偏头痛发作期患者枕神经支配区穴组、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脊神经支配区穴组的针刺镇痛效应差异,探讨上述不同神经支配区穴组针刺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镇痛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及其规律(各自的镇痛时点、镇痛强度、镇痛部位)。(2)从fMRI角度,初步观察不同神经支配区穴针刺镇痛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差异的fMRI表现。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9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A组(枕神经支配区穴组)以排针平刺枕部穴组,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皮下进针约1寸,留针2h;B组(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以排针平刺额颞穴组,颔厌(透)悬厘、神庭(透)印堂、眉冲(透)攒竹、头临泣(透)鱼腰、头维(透)丝竹空,皮下进针约1寸,留针2h;C组(脊神经支配区穴组)远端辨证取穴,除外头面部取穴,采用常规针刺法,留针2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比较3组针刺治疗前、针刺治疗后即刻、5min、30min、2h时点的VAS分值、VAS改善值以及2h有效率。比较3组头痛部位的缓解程度。比较不同神经支配区穴组针刺镇痛效应的相对特异性。本研究功能磁共振检查部分纳入符合标准的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患者12例,其中A组(枕神经支配区穴组)6例,B组(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6例,两组分别行针刺治疗,针刺方案同前,分别在针刺前、针刺2h后进行BOID-fMRI扫描,对比观察其相关指标变化,进行效应差异机制观察。结果:1.各组间治疗后即刻、第5min、第30min、第2h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分值均降低,3组间不同时间点受试者VAS分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治疗后即刻,A(枕神经支配区穴组)和B组(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的VAS分值均低于C组(脊神经支配区穴组)(P<0.01),A组与B组的VAS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5min、2h,A组与B组的VAS分值均显著低于C组(P<0.01),A组的VAS分值显著低于B组(P<0.01);在治疗后30min,A组与B组的VAS分值均显著低于C组(P<0.01),A组的VAS分值低于B组(P<0.05)。2.各组间治疗后即刻、第5min、第30min、第2h后VAS改善值比较:3组间不同时间点受试者VAS改善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治疗后即刻、5min、30min、2h,A和B组的VAS改善值均显著高于C组(P<0.01),A组与B组的VAS改善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各组2h有效率评定,A组有效率为93.9%,B组有效率为75.8%,C组有效率为31.3%,A组疗效优于B组(P<0.05),显著优于C组(P<0.01),B组疗效显著优于C组。4.各组头痛部位缓解情况比较,A组针刺2h后枕部及额颞眶部的缓解率依次为:100%、86.7%,B组针刺2h后枕部及额颞眶部的缓解率依次为:56.3%、88.5%,C组针刺2h后枕部及额颞眶部的缓解率依次为:33.3%、28.6%。5.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fMRI数据分析显示偏头痛患者经枕神经支配区穴组针刺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ALFF值增强的脑区有左枕中回、右枕叶、双侧颞上回、左颞中回、右颞下回、左梭状回、双侧额下回、中脑、左扣带回、角回、双侧顶叶、左小脑前叶等,ALFF值减弱的脑区有左额叶、右额上回、右边缘叶、右小脑扁桃体、左小脑前后叶、双侧扣带回、左楔前叶、右海马旁回、左直回等;经三叉神经支配区穴组针刺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ALFF值增强的脑区有小脑后叶、中央后回、右扣带回、双侧颞下回、右颞中回、右颞上回、梭状回、左额下回、右额中回、双侧顶叶下小叶等,ALFF值减弱的脑区有延髓、中脑、丘脑、小脑前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边缘叶、左额前叶、左额中回、左额下回、右颞中回等。结论:1.针刺不同神经支配区穴组均能缓解头痛强度,有一定的镇痛疗效,但其适应症各不相同,具有相对特异性。2.针刺枕神经支配区穴可显著缓解枕部痛,对额颞眶部痛有较好镇痛作用;针刺三叉神经支配区穴可显著缓解额颞眶部痛,但对枕部痛的镇痛作用相对较差;针刺脊神经支配区穴组(远端辨证取穴组),其镇痛效应不显著,可能不存在相对特异性。3.局部取穴组合针刺镇痛疗效优于远端取穴组合。4.偏头痛发作期患者不同神经支配区穴针刺治疗前后存在相关功能脑区活动性变化,表明针刺镇痛效应存在复杂的中枢调节机制,且该机制是基于多个功能脑区协同变化的结果,其中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系统、边缘系统和疼痛中枢网络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以上结论为探讨偏头痛的镇痛效应机制提供功能影像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