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27种鲟鱼之一,具有个体大、病害少、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等特点。近年来,施氏鲟养殖在我国迅速发展,已形成了较大养殖规模,产业前景广阔。但关于施氏鲟的营养与饲料研究非常有限,仅涉及蛋白质、脂肪等少数几种营养素的需求和部分脂肪源的评价,本文研究了施氏鲟幼鱼对饲料中磷、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需要量以及不同糖源、脂肪源和共轭亚油酸对施氏鲟幼鱼的营养生理作用,为该鱼的配合饲料配制提供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施氏鲟幼鱼对磷需要量的研究以Ca(H2PO4)2·H2O为磷源,配制含磷水平分别为0.18%(对照组),0.40%,0.71%,0.98%,1.38%和1.66%的6组等能等氮纯化饲料,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20尾初始体质量约为4.7g的幼鱼。经过8周的饲养后,对生长、饲料效率、成活率、幼鱼肌肉常规组成及脊椎骨灰分和钙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饲料中磷含量的升高,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直至0.98%组达最大,然后随着饲料磷含量的增加,这些指标显著降低(P<0.05);试验各添加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添加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添加磷对鱼体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磷含量在0.71%~1.66%之间时,脊椎骨中灰分、钙和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40%试验组(P<0.05)。经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为维持施氏鲟幼鱼最佳生长和骨骼磷水平,饲料中磷的需要量为0.88%~1.00%(占干饲料)。2.施氏鲟幼鱼对维生素A需要量的研究试验以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玉米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为基础饲料。试验饲料中的维生素A共设7个梯度,分别为:10(对照组)、258、510、1050、2020、4100和8300 IU/kg。每一梯度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初始体质量为12.09±0.22 g的施氏鲟,养殖8周,研究维生素A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成、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A积累量、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对照组饲料饲喂的试验鱼表现出厌食、游动迟缓的缺乏症状,其它各组则未出现这些症状;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对增重率、饲料效率、肝体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在1050 IU/kg组时,各值均达到最高值;肌肉成分不受维生素A含量影响;当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在10~4100 IU/kg时,肌肉和肝脏中的维生素A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A增加而增加,但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超过4100IU/kg时,这些指标不再增加;血清中溶菌酶和SOD活力都随维生素A的增加而增加,在1050IU/kg组,这两种酶的活力均达最高,而高于此浓度时(>1050IU/kg),酶活力出现降低趋势。对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和施氏鲟增重率进行折线回归,施氏鲟获得最佳生长时,饲料中维生素A最低需求量为923 IU/kg。3.施氏鲟幼鱼对维生素E需要量的研究以酪蛋白、明胶和白鱼粉为蛋白源,配制成7组半纯化试验饲料,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20、50、100、200、500和1000mg/kg,每一梯度设3个重复,投喂体质量为10.10±0.31g的施氏鲟幼鱼8周,考察不同维生素E添加量对幼鱼生长及组织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并确定施氏鲟幼鱼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幼鱼的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肥满度显著增加(P<0.05),当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为200mg/kg时,这些指标达到最高水平,随维生素E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其增重率、饲料效率、肥满度又显著降低(P<0.05),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幼鱼肝体指数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E水平随饲料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当添加量≥100mg/kg时,肝脏中维生素E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同时当添加量≥200mg/kg时,肌肉中维生素E水平也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幼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而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100mg/kg时,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对特定生长率与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施氏鲟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E的需要量为187.4mg/kg。4.施氏鲟幼鱼对维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以包膜维生素C为维生素C源,配制8种维生素C水平(0.1,58.2,110.4,221.8,350.2,475.6,698.4和906.2 mg/kg)的试验饲料,每一饲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放养10尾初始体质量为7.25±0.33g施氏鲟,养殖8周。结果显示:8周试验期间,各组试验鱼没有维生素C缺乏症状出现,存活率均为100%;维生素C对施氏鲟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饲料维生素C从0.1mg/kg升到110.4mg/kg时,施氏鲟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但饲料维生素C超过110.4mg/kg,施氏鲟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变化不显著;饲料维生素C不超过221.8mg/kg时,肝脏、肌肉中的维生素C含量和血清溶菌酶的活性随饲料维生素C含量增加而增加;血清皮质醇浓度随饲料维生素C增加而显著降低。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对特定生长率和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进行折线回归法分析,维持施氏鲟幼鱼最佳生长的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110.4mg/kg;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达最大时饲料维生素C需要量为239.7mg/kg。5.不同糖源对施氏鲟幼鱼生长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糊精、α-淀粉和玉米淀粉为糖源,分别配制含22%的7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养20尾初始体质量为4.70±0.08g的幼鱼,饲养8周,研究不同糖源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性能及血糖、肝糖原和消化道内淀粉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糖源对施氏鲟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各组增重率依次为糊精、α-淀粉>葡萄糖、玉米淀粉>麦芽糖>蔗糖、果糖;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变化规律和增重率类似;糖源对幼鱼的蛋白质和糖的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各组蛋白质消化率依次为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糊精>玉米淀粉>α-淀粉,糖的消化率依次为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糊精>α-淀粉>玉米淀粉;不同糖源对施氏鲟幼鱼肌肉中的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糖源对幼鱼在饱食后的不同时间段血糖和肝糖原含量影响显著(P<0.05);在饱食后的不同时间点内,各组的胃淀粉酶活性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瓣肠的淀粉酶活性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后降低,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各组的淀粉酶活性均受糖源的显著影响(P<0.05),在肝脏中未检出淀粉酶活性。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参考指标,施氏鲟幼鱼饲料中适宜的添加糖源为糊精和α-淀粉。6.不同脂肪源对施氏鲟幼鱼生长、血脂和体脂肪酸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的7种不同来源的脂肪(鱼油、葵花油、牛油、猪油、菜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饲养初始体质量约为9.83 g的施氏鲟幼鱼8周。试验分7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研究饲料中7种不同来源脂肪对施氏鲟幼鱼生长、血脂和体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以大豆油组最高,达到了611.29%,葵花油组最低为451.57%,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效率以葵花油组最低为86.58%,显著低于其它6组(P<0.05),其余6组差异不显著(P>0.05)。肥满度、脏体指数以鱼油组最低,与其它六组差异显著(P<0.05);肝体指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鱼油和大豆油两组鱼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7组中相对较低。肌肉中总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以鱼油组最高,与其它六组差异显著(P<0.05),总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以大豆油组为最高,鱼油组最低。综合比较,施氏鲟饲料中脂肪以添加大豆油最好,鱼油次之,葵花油最差。7.共轭亚油酸对施氏鲟幼鱼的降脂作用研究为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饲料诱导的高脂质施氏鲟的生理作用,试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试验鱼随机分两组,分别投喂对照组饲料和强化饲料(高糖饲料)6周,建立高脂质施氏鲟模型;第二阶段,将试验鱼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模型组+CLA组(在对照饲料中添加分别CLA0、0.5%、1.0%和2.0%),试验期6周,测定CLA对饲料诱导的高脂施氏鲟生长性能、体脂和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和2.0%CLA的鱼体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存活率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2.0%CLA的试验组的鱼体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和各添加组(P<0.05),但后者之间鱼体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鱼体水分、蛋白质含量和肝体指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CLA2.0%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与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CLA各组的鱼体肥满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添加1.0%和2.0%CLA试验组鱼体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2.0%CLA组试验鱼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添加CLA的各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得出:饲料中添加CLA对饲料诱导的高脂施氏鲟具有降低生长、减少鱼体和肝脏脂质积累以及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其作用效果以添加2.0%的CLA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