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国务院正式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一文件,首次从国家的层面对普惠金融的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强调普惠金融的目的在于增加人民的福祉,并让所有的阶层和群体都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人民问题,满足人民需求,对当前经济金融提出了高要求。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众多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截止到2017年年底,贵州省仍有65个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繁重、难度系数大,而大力支持并开展普惠金融的工作则能更好更快地促进贵州省扶贫攻坚使命的进程。在此背景下,研究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缩小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省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第1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是国内外普惠金融的研究综述及评述,本文收集、整理并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分别从对普惠金融的概念界定、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测度指标研究及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因素四个层面进行文献梳理与归纳,并对文献综述进行评述,最后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第3章为普惠金融的理论阐释,先对普惠金融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指出普惠金融不仅要体现“普”,更要强调“惠”,进一步梳理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四个主要的发展历程,简单介绍了普惠金融包含的三个基本框架,提出了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从政策、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梳理了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为后面对贵州省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第4章先简单地介绍了贵州省经济及金融发展现状,再结合贵州省2006-2016年的统计数据,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以及金融服务的使用质量三个维度共选取了12个指标,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贵州省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在对各指标赋予权重时,本文主要采用变异系数法,再借鉴Sarma等人的IFI的测算方法,对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不高且波动性较大,并从政策、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这一特征的原因。第5章在第4章测算的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的基础上,再结合贵州省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从政策、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总共选择了9个指标对影响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剔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后,最终发现财政支持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便利性是影响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再考虑到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健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另外,协调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的发展,使得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总体上的提高,同样对提升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促进作用,同时,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可以促进贵州省普惠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