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调脏通络”电针对2型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及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影响,探讨“调脏通络”电针改善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选择db/db 2型糖尿病小鼠22只,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11只,模型对照组11只,同期相同条件下饲养的9只db/m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共3组。分别于针刺治疗前、针刺治疗1周后、针刺干预2周后,各组小鼠尾尖采血测量血糖,称量各组小鼠体重,留取各组小鼠粪便,放置于-80℃冰箱保存备检。把不同时间段收集的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菌群检测,并且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本实验检测的短链脂肪酸有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结果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来分析完成。结果: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及相关指标改变1.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糖尿病小鼠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的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糖尿病表现类似。空白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毛色光泽度较好,反应灵敏,摄食、饮水正常。模型组:毛色光泽度较差,反应迟钝,明显呈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针刺组:小鼠毛色光泽度欠佳,反应较迟钝,摄食、饮水量及尿量均明显增多。摄食量:干预1周、2周后,与同期空白组相比较,针刺组及模型组摄食量均显著增加(aaaP<0.001),而模型组摄食量增加更为显著;与模型组同期比较,针刺组摄食量增加显著低于模型组(bbbP<0.001)。饮水量:干预1周、2周后,与同期空白组相比较,针刺组及模型组饮水量均显著增加(aaaP<0.001),而模型组饮水量增加更明显;与模型组同期比较,针刺组饮水量增加显著低于模型组(bbbP<0.001)。1.2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变化体重:干预前,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体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bbP<0.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干预2周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体重增长缓慢,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aaP<0.01)。血糖:干预前,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血糖比较有明显差异(bb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血糖升高缓慢,(aP<0.05)。2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针刺2周后,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均为针刺组>空白组>模型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为:针刺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干预治疗后,在门水平,Fimice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Bacteroidetes/Fimicetes比值降低;针刺干预治疗后,在属水平,Lactobacillales(乳杆菌)、Lachnospiraceae(毛螺菌属)、Prevotellaceae(普氏菌属)相对丰度增多,Escherichia(埃希氏菌属)、Bet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相对丰度降低。3各组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变化针刺治疗前,与空白组相比较,针刺组、模型组乙酸含量均降低(cP<0.05、bP<0.05)。针刺治疗前,模型组与针刺组比较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乙酸含量升高且有差异(cP<0.05);与空白组比较丙酸含量针刺组与模型组均升高,且模型组有明显差异(aa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bbP<0.05)。针刺治疗前,针刺组及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丁酸含量降低(aP<0.05),针刺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模型组(bP<0.01),针刺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cP<0.05)。治疗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戊酸的含量降低(aP<0.05),与针刺组比较无差异。结论:1.本实验选择的db/db2型糖尿病小鼠,与人类糖尿病症状表现相似,体重及血糖均升高,摄食量、饮水量均升高,“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可抑制糖尿病小鼠的摄食及饮水,对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具有改善作用。2.“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增加了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Bacteroidetes/Fimicetes比值降低;增加Lactobacillales有益菌,抑制Escherichia致病菌,与模型组肠道菌群结构相比,针刺组的肠道菌群结构更接近空白组,说明针刺对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具有积极地调节作用。3.“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可以增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丁酸的含量,降低丙酸的含量,戊酸含量变化不明显,提示针刺可以调节短链脂肪酸,对糖尿病具有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