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根基,是众多华夏儿女精神的寄托地,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同时也是中国风景名胜区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已有来自规划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等行业的众多学者投身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问题。虽然传统村落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研究成果也逐年增加,但是其所涉及的方面仍然十分局限,大部分学者更擅长于传统村落的形态价值研究和保护更新方式的探讨,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这一重要的问题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然而,历史不是遥远而静止的片段,作为历史载体的传统村落,并不是保护更新好了,就能有活力,就能健康的发展。它需要一种规划与运营策略,使其在保护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位于风景名胜区内部的传统村落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风景区重要的景观资源,双重性质使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的价值更高一筹,更需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作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有幸跟随导师参与了山西省娘子关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其内部的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问题颇多,但是过往文献对于这一类型传统村落的研究十分稀少,于是,便产生了研究的动机。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娘子关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也为中国传统村落体系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论文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写作背景与目的以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框架:第二部分为概念分析部分,首先对论文所研究的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和可持续发展等核心概念进行解析,然后对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论文研究所涉及这些概念的主要方面和角度;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山西省娘子关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系统内外部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娘子关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原则。然后分别提出适合于每个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以解决传统村落的发展问题: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对论文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不足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