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隐喻“悲”的概念化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eng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在两千多年的传统里被认为是语言问题,因而吸引了众多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隐喻是把属于其它事物的名称赋予某物”(源自利可,1975:13)长期以来统治着西方的隐喻理论。由此出发,隐喻被认为在本质上是装饰性的,是游离于正常语言系统之外的一系列特异的或比喻性的语言表达式。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隐喻进行反思,隐喻从它和思维的联系里找到了新生。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标志着认知隐喻理论的开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和思维中。因此,隐喻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和其它的虚拟结构构建了我们的概念系统。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概念工具。而且,隐喻为我们提供了从新的角度进行构建从而产生新意义和新理解的源泉。总之,隐喻更多的是认知性的而非语言性的。 认知语言学里的隐喻实际上是指概念隐喻。它和语言隐喻或隐喻语言表达即相异但又有联系。概念隐喻借助于具体的概念来让我们理解相对抽象的概念。而语言隐喻仅仅是潜在的概念隐喻的表现形式。每个概念隐喻都支配着一组语言隐喻。根据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它们被分成三类: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概念隐喻是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一系列系统的对应(映射)为特征。但是,这些隐喻映射并不是随意的,它们受制于源自身体经验的图式。隐喻也和其他的“格”紧密相联,例如本文中出现的转喻和拟人。 情感领域最能体现隐喻受制于人类的身体经验的观点。情感通常用语言来表达。由于情感难以琢磨,抽象的情感概念大部分都是通过不同的隐喻来表达。本文对英汉里的情感隐喻“悲”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共同的经验和文化差异是怎样影响情感隐喻“悲”在英汉里的构建,同时也期待能强化有关情感隐喻的一些基本观点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选择“悲”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随意的,是鉴于许多研究注重于在英语国家里比较典型的情感,例如“高兴”,“愤怒”,“爱”,而在东方比较普遍的基本情感如“悲”却很少受到关注。本文对近五十个英汉诗句进行了案例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相似处也存在差异,但是不管怎样都是以身体体验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其相似之处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生理现象和共同的体验,而差异则是出于文化因素的不同。本文试图通过中国的阴阳理论,五元素理论以及和西方主客二分相对应的天人合一理论来阐释这种文化差异。 通过英汉情感隐喻“悲”的对比研究,本文加强了一些情感隐喻的认知观点,例如概念隐喻即存在认知的一致性又存在文化的相对性:事件结构广泛应用于情感的概念构建中。本文也是对情感隐喻更广泛的跨文化研究的一次尝试。
其他文献
汉语成语在汉语词汇中极富个性,无论它所承载的丰厚汉民族文化历史内容,还是它鲜明独特的外在形态、语音形式与内部成分和结构。 本文将成语作为一种文化语言现象,探究了成语
负热膨胀材料具有反常的“热缩冷胀”性质。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负热膨胀材料的研究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兴趣与重视。在电子、光学、机械和结构材料的设计、制
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s,VHFs)是一类由RNA病毒引起,并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征的可危及人类和动物生命健康的急性传染病[1],该病主要由丝状病毒科、
振动固井可以提高固井质量,水力振动工具是振动固井的核心装备。分析了现有水力振动工具压力波发生的原理和水击波发生器的原理,结果表明:自振荡喷嘴在外来扰动的作用下,喷嘴内壁
随着PCB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层数不断增加,内层芯板厚度越来越薄,这对制造过程中涨缩和介厚均匀性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B系统和C系统两种层压机加热和加压方式的不同,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必然会导致农村社会多方面的变异,其中自然也包括语言的变异。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李村村民的语音、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义模糊不仅有助于开拓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而且有助于人类认识自身的心智问题。认知语言学关心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范畴化的性质。然而,对语义模糊性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提出是马克思以其实践唯物主义的精神特质吸收、整合、批判、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及新工艺得以应用,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应用
福建佛教建筑是中国汉地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厚的成果,但在空间及结构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本论文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对福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