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把创伤研究和比较研究结合起来研究从越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期间战争电影对战争创伤症状和创伤宣泄手段的呈现的演变,并探讨这种演变是否是一种进步。电影是一种潜意识的集体文化,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都会在电影中有集中表现,只有观众赞同了电影所表达的内核,电影才会获奖或者收到票房。因此,本文选择电影的标准是电影须为经典的获奖战争电影同时主角是战争创伤受害者,所以越南战争电影选择了《出租车司机》(1976),和"兰博系列"电影《第一滴血》(1982),《兰博:第一滴血2》(1985),《兰博3》(1988)和《兰博》(2008)来作为分析对象,伊拉克战争电影选择了《决战伊拉谷》(2007)和《美国狙击手》(2014)来作为分析对象。在比较中,为了使论证更加有力,本文还选择了其他越南战争电影和伊拉克电影作为支持论据,越战电影有《猎鹿人》(1978),《生于七月四日》(1989),伊拉克战争电影有《非常时期》(2006),《拆弹部队》(2008)。通过比较越南战争电影和伊拉克战争电影对创伤及治愈的展现,发现了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伤的受害者由只注重描述士兵的战争创伤扩大范围到包括战争后方群众尤其是士兵家属的创伤。二是创伤的暴力宣泄由越南战争电影中的设定为道德的到伊拉克战争电影中设定为不道德的。通过对这两大演变的分析讨论,作者发现从越南战争电影到伊拉克战争电影,尽管电影仍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如仍强调"阳刚"的创伤症状及暴力宣泄,为士兵的杀戮脱罪,和在治愈的过程中仍缺少对侵略地人民的赎罪,伊拉克战争电影在创伤受害者,暴力宣泄,社会支持和寻找"元凶"等四个方面产生了极大进步。比起不足,进步更值得肯定。从越南战争电影到伊拉克战争电影,创伤受害者从只有士兵们到扩大到包括美国战争后方的美国公民尤其是士兵的家庭成员,创伤受害者得到了更好的社会支持,创伤的暴力宣泄由越南战争电影中的道德的转变为伊拉克战争电影里的不道德,暴力宣泄遭到批判。最后,在寻找"元凶"上,越南战争电影责怪女性的冷漠阻碍了士兵回归社会,但是伊拉克战争电影责怪父亲,作为男权文化的象征,是战争创伤的真正根源。因此,比起越南战争电影,伊拉克战争不但电影扩大了受害者范围,呈现了如何进行合理的心理治愈,而且不再单纯塑造受害者形象,而是借他们的心理创伤,批判了美国士兵的入侵和杀戮者的身份和美国的战争文化。所以,尽管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仍过于强调"阳刚"的创伤症状及暴力宣泄,仍为士兵的杀戮脱罪,和在治愈的过程中仍缺少对侵略地人民有任何的赎罪,创伤的荧幕塑造发生了相当明显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