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艾灸阿是穴对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冷感区的分布趋势,在选穴、探穴方面上进行探索;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患肢冷感患者的冷感区温差变化,探索其与冷感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厦门市海沧医院康复医学科、骨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是穴温灸组(治疗组)30例及药物口服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灸患区阿是穴,对照组予药物口服,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JOA评分评定,患肢冷感评分标准及患肢冷感区温度评定,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艾灸阿是穴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并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患肢冷感患者的患肢红外热像图,探索其冷感程度与健患侧温差变化的关系。结果:1.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对比,经秩和检验,两组病情均有改善(P<0.05)。两组各疗程进行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前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个疗程治疗前后患肢冷感评分标准对比,经秩和检验,两组病情均有改善(P<0.05)。两组各疗程进行组间对比,经秩和检验,治疗前患肢冷感评分标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一疗程后患肢冷感评分标准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患肢冷感评分标准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4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57%,经秩和检验,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2、冷感区均分布于下肢的后、外侧,位于足太阳及足少阳经皮部上。3、患肢冷感程度、JOA评分与健患侧温差变化情况分析: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冷感程度评分与健患侧成像温差进行对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组差值呈正相关;对治疗前后的JOA评分与健患侧成像温差进行对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组差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采用循经取穴结合阿是取穴的取穴方法,进行艾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缓解患者的冷感症状,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体征。2、患者所描述冷感区均分布于患侧足太阳经与足少阳经的皮部上,通过红外热成像观察存在健患侧温差区,冷感区呈低温区。3、患肢冷感程度与健患侧温差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