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弯薄壁型钢C型截面构件弯心与剪心不重合、抗扭能力差,为提高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双肢拼合冷弯薄壁型钢构件,通过在两个C型型钢构件中间设置填板,拼合成一种箱型截面形式。为了探讨双肢拼合冷弯薄壁型钢截面构件的受力性能,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拼合构件的弯曲和轴压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填板设置对拼合构件的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和位移延性等影响,研究表明:1.拼合构件在弯曲受力状态下:拼合构件破坏表现为整体弯曲屈曲和填板之间截面的畸变及局部屈曲的混合模式,未表现出整体的畸变屈曲或弯扭屈曲。(1)填板宽度对拼合构件的受弯性能影响较大,当填板宽度在220mm~340mm范围变化时,随着填板宽度增加,构件的弯曲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呈增大趋势,位移延性随填板宽度的增加而减小。(2)填板间距对拼合构件的受弯承载性能影响也较大,当填板间距在240mm~400mm范围变化时,随着填板间距减小,构件的弯曲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呈增大趋势,位移延性随着填板间距的减小而增大。(3)翼缘宽厚比对拼合构件的影响明显,当构件翼缘宽厚比在35~48范围变化时,随着翼缘宽厚比增大,其受弯极限承载力变小,变小趋势平缓,翼缘宽厚比越大,翼缘上的破坏程度越大,破坏模式由畸变加局部的混合破坏逐渐变为畸变破坏,且翼缘板上的破坏逐渐加剧,位移延性随着翼缘宽厚比的增大而减小。2.拼合构件在轴压受力状态下:拼合构件破坏表现为整体弯曲屈曲和填板之间截面的畸变及局部屈曲的混合模式;同时,构件最先发生腹板的局部屈曲,未表现出整体的畸变屈曲或弯扭屈曲。(1)填板宽度对拼合构件的受压性能影响较大,当填板宽度在210mm~330mm范围变化时,随着填板宽度增加,构件轴压极限承载力和轴压刚度呈增大趋势,位移延性随着填板宽度的增大而增大。(2)填板间距对拼合构件的影响也较大,当填板间距在197mm~356mm范围变化时,随着填板间距的减小,构件轴压极限承载力和轴压刚度呈增大趋势;同时填板间距的变化,只影响构件的破坏程度,不改变构件破坏模式,最终都是腹板破坏,带有一定的翼缘破坏。位移延性随着填板间距的减小而增大。(3)翼缘宽厚比对拼合构件的影响明显,当翼缘宽厚比在35~48范围变化时,随着翼缘宽厚比增大,其轴压极限承载力呈增大趋势,翼缘宽厚比越大,构件破坏时翼缘的破坏程度也越大,但不改变构件的破坏模式,位移延性随着翼缘宽厚比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