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实现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追求。邓小平的公平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公平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对于解决当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极为科学的指导意义。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对公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公平的概念进行了概括,之后对公平观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述,最后分析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公平思想,以及各自的价值。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内容中,介绍了邓小平公平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及产生背景。邓小平的公平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理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公平思想。论文的第三部分对邓小平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做了阐述。邓小平公平思想的基本要求是:一是,要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要反对各种特权,坚持机会的均等;三是,要坚持按劳分配;四是允许收入差距存在,反对两极分化;五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以及实现路径。而邓小平的公平思想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的:首先是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其次是完善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再次是合理调节利益差别,最后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公平思想的特点有人民性、辩证性和科学性。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说明了邓小平公平思想在当代的发展。新时期,党和政府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反腐倡廉和更加注重教育公平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利益,以实现社会公平。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邓小平公平思想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矛盾的缓和和公平社会环境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