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悌勒曼系列小说是美国少年小说家辛西亚·沃尔特的成名作。沃尔特的小说大多以少女为主人公,在人物刻画方面打破了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悌勒曼系列小说的主人公戴西·悌勒曼就是一个突破了刻板模式的新型少女形象。沃尔特的这种无性别歧视的写作风格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研究悌勒曼系列小说奠定了基础。悌勒曼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回家》和第二部《戴西之歌》以13岁的少女戴西青春期的成长为主线,讲述了被母亲遗弃的姐弟四人在戴西带领下的回家之旅。而小说的女性主义基调则更明显的体现在一个隐匿的次要情节中——两部小说的叙述、对话、和人物回忆中零零散散地撒落着戴西的母亲和祖母两代女性的生活遭遇,从三代女性生活的不同时代、各自相异却息息相关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女性意识的变迁。本论文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悌勒曼三代女性意识的变迁,并通过分析认为悌勒曼三代女性意识发展的总和构成了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女权运动时期妇女女性意识从再次觉醒走向极端,最后趋于成熟的全过程,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妇女女性意识的变迁。
本论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导言的第一小节简要介绍了作家辛西亚·沃尔特以及她的代表作悌勒曼系列之二《回家》和《戴西之歌》。第二小节介绍了国内外对悌勒曼系列小说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论文的中心论点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兴衰沉浮。第二章结合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悌勒曼三代女性的生活和她们女性意识的变迁。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笔者将悌勒曼三代女性意识的变迁具体化为六个方面,分别为悌勒曼三代女性对各自人生的把握,她们对爱与权利之间关系的认识,她们的婚姻观和家庭观,莉萨·悌勒曼作为单身母亲的困境,阿比扎尔·悌勒曼和莉萨·悌勒曼的疯狂,以及阿比扎尔和戴西向完整女人的成长过渡。第三章分析了两部小说中体现女性意识变迁的一些要素,包括对回家和家这两个文学母题的分析,和对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即音乐、树木和帆船的分析。
第三部分为结语。简要地总结了全文,并对悌勒曼三代女性做出简单的对比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