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维权抗争行为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_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经进入发展机遇与社会矛盾并存的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权益主体多元化、矛盾丛生造成我国维权抗争行为频发,呈逐年增多趋势。从维权抗争的实际效果看,维权抗争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整体进步,维护群众的受损权益,进一步提升高层政府的政治形象;同时,维权抗争行为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各种通过非法途径进行维权抗争,造成社会混乱,此方面问题是我们政府机关急需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维权抗争行为是我国群众权利意识觉醒的突出表现,是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从客观上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不安因素之一。以科学正确的方法分析维权抗争的社会影响,最大化地发挥维权抗争的社会积极影响,同时尽可能地消除维权抗争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是应该探讨的重点。首先,重点阐述了维权抗争的相关理论概念,分析国外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国外关于维权抗争的社会影响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以行为发生原因、行为主体、违法程度等不同标准划分维权抗争行为的不同类型,进而探讨我国维权抗争的社会影响,着重分析我国维权抗争的积极消极社会影响,针对我国维权抗争行为的消极影响,深入分析维权抗争行为消极影响的成因;在分别论述维权抗争积极消极影响的基础上,以开放、正确的理念认识维权抗争行为,并从政府建设、非政府组织完善等方面规范维权抗争行为。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但是近些年,南海问题的相关各方出发点不统一,利益与冲突难以协调,这一原则不仅在理论上陷入困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得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此后,世界大国为了恢复经济发展而纷纷寻求经济转型的模式,对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需求量急剧上升。由此导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