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脑实质CT值相关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ing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脑实质CT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34例不同程度HIE患儿生后12小时、72小时、5天血清MCP-1的浓度和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生后12小时血清MCP-1的浓度。两组患儿均于生后三天,进行头颅CT扫描,测CT值。   结果:①生后12小时HIE组血清MCP-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均<0.01),且HIE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生后72小时中重度HIE组血清MCP-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与轻度HIE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轻度HIE组生后72h血清MCP-1值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组血清MCP-1值5d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IE组患儿脑实质C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HIE患儿生后12小时及72小时血清MCP-1水平与脑实质CT值呈显著负相关(r=-0.655,P<0.01;r=-0.614,P<0.01),而生后5天患儿血清MCP-1水平与脑实质CT值无相关关系。   结论:血清MCP-1水平监测可作为HIE诊断及评价脑损伤程度的早期预测指标,与脑实质CT值结合可对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做出早期而正确的诊断,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伴有食管外并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S)和未伴食管外并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即对照组间食道动力学及酸反流的变化的区别,分析酸反流和食管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探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改变及姜黄素对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   方法: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