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针油属油溶性香精,具有多重功效,如镇痛、消炎、抗菌等,但其易挥发和不溶于水等性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将松针油微胶囊化,使其与外界环境隔离开,但其性质基本保持不变,这对扩大其应用范围具有重大意义。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从松针枝叶中提取松针油,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松针油提取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5,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45℃,此时提取较充分,且避免了松针油中有效成分的逸散。采用气相色谱法与松针油标准品对照,可知提取得到的为松针精油。  本课题以松针油为芯材,明胶/改性阿拉伯胶(A-2010)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松针油香精微胶囊,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反应阶段,明胶/改性阿拉伯胶的比例为1.25:1,其质量分数为0.6%,且明胶pH=4.1,反应时间75 min、搅拌速度300 rpm;固化交联阶段,以羟乙基纤维素(HEC)为固化交联剂,固化温度为45℃,固化时间为10 h,此时制备得到的松针油微胶囊形貌较规整,不互相聚集粘连,且分散性较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TG)等对松针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结构、粒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松针油微胶囊基本呈圆球形,且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2μm,基本呈正态分布,且分布区间较窄。TG测试结果表明,松针油微胶囊的主要分解温度在300-400℃之间,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比较松针油及其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结果显示,松针油被包覆后,挥发性大大降低,缓释性能明显增加。  实验采用浸轧法分别将松针油及松针油微胶囊整理到织物上,比较两者的缓释性能、耐水洗性能、抗菌性能以及松针油微胶囊对染色织物颜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松针油微胶囊整理后,织物的缓释性能及耐水洗性能明显提高,100℃10 h后芳香织物上仍残留约50%的松针油,经10次水洗后也仍存留约45%的松针油,此外,松针油被包覆后仍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松针油微胶囊几乎不影响染色织物的颜色,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其他文献
"绥江半边红"李是绥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合作,从绥江县地方李品种优良单株选出的新品种,于2014年7月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文
旅游演艺,是依托于各地旅游区的文化资源,通过歌舞、音乐、戏剧和曲艺等演出形式创造性地表现特定区域内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以及民族特色的主题性商业演艺活动.早期的旅游演
期刊
本论文通过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和吡唑肟醚类杀螨剂的研究,了解了其发展概况以及作用机制,根据本研究小组多年创制新农药的经验,设计并合成了含有吡啶杂环的吡唑肟醚类化合物。  
脂肪族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能力,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可加工性能和较低廉的价格,成为世界范围内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单独使用PBS,其性能难
借用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的“陌生人”(stranger)概念,跨文化传播其实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互动,或者说是文化异质的人的互动,即个人与“陌生人”的交往关系。可以说,“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