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表面Si-C-O抗氧化性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vi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新型超轻质、耐高温、抗氧化复合材料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较低,在高温条件复合材料会因为低抗氧化性而导致综合性能下降,限制了碳纤维高性能的发挥,因而有必要对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进行改善,碳纤维的表面抗氧化改性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以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作为前驱体,乙醇和蒸馏水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C-O凝胶,浸渍碳纤维,氩气保护气氛下烧结制备Si-C-O结构涂层。前驱体在盐酸作为催化剂的酸性环境下(p H=3)发生水解反应,然后在氨水作为催化剂的碱性环境下(p H=8)发生聚合反应改性刚性碳纤维多孔材料;前驱体在不加入盐酸下水解,在氨水作为催化剂的碱性环境下(p H=8)发生聚合反应改性柔性碳纤维多孔材料,并研究二者的结构和成分,在热处理前后都为无定型结构,表面涂层含有Si-C键、Si-O键。重点研究刚性碳纤维多孔材料改性,通过XRD,SEM,TEM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前驱体配比、醇/水比对涂层形貌结构的影响;探究热处理温度、前驱体配比、涂覆次数对碳纤维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优化碳纤维表面改性的制备工艺,分析改性后碳纤维的抗氧化行为。前驱体配比、醇/水比影响溶胶粘度,粘度过大涂层过后易开裂,粘度过小不利于形成均匀的涂层,正硅酸乙酯/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小于1:4、醇/水比为5:1,制备的凝胶适合应用于碳纤维表面改性;不同配比中,以不加入正硅酸乙酯,以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作为前驱体制备Si-C-O结构涂层改性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最好,氧化起始温度提高了200℃;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发现改性后碳纤维的氧化起始温度随着热处理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以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1200℃热处理,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不同层数Si-C-O结构涂层,研究发现涂覆二层的碳纤维抗氧化性能最好,样品氧化初始温度提高了500℃,且热震性能良好,800℃热震5次后,失重1.8%;1000℃静态氧化实验6h前涂层抗氧化性能良好,6h后失重明显,10h后涂层失效。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高硅氧玻璃纤维的玻璃成份、制造方法、用途及部分制造厂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法律事务逐渐增加,法律风险也随着增加,为了有效地协调、组织、管理企业法律风险,同时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建立健全实施和组织
小微企业的数量在国内中企业中的占有量不断增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中,由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少等导致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这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分别被称为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两部作品中都有"魂灵"形象的出现,试图从《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发掘"魂灵"形象并加以比较。据此,总
标签主要应用于装饰、信息、识别、防伪、物流等5大领域。标签应用较多的行业和产品主要有:日化、化妆品、电子家电、医药、日用品、食品及饮料、超市零售和物流,工业相关产
通过分析3D打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现状,结合创意家居产品的设计发展趋势,通过一些3D打印创意家居的产品案例分析,提出3D打印创意家居产品的设计发展趋势。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时间序列分析》教学应该采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应 注重完整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统计动态思想的阐述;实践教学从实验教学和课程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ND)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免疫比浊法分别对早期DN病人(DN组),未患肾病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社会分工的发展,经济学中提出服务流的概念。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医药科技成果的类型、特征及转化与应用难点,系统阐述了服务流的
<正> 食品中的核黄素,需先水解成游离型后方能进行荧光测定。通常的方法大都采用酸和酶水解样品,再经柱层析分离或高锰酸钾氧化纯化后进行荧先测定。本文试验直接用乙醇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