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逐渐增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工业生产带来的雾霾。城市街谷,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其内部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本课题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目的,研究了城市街谷内风场特征和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对指导城市街区规划设计具有现实应用意义。基于(CFD)技术,运用三维、定常、N-S方程,k-ε两方程湍流模型,从流场绕流的作用机理出发,利用Fluent软件,选取1000×100×20的城市街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街谷风场的风速、涡动、风向等参数变化,研究城市街区规划控制参数与街谷风环境的关系。通过对邯郸市某街区进行现场测试,优化计算模型,研究街谷规划参数(高宽比α、高低比β、支路分布、屋顶形式等)对街谷内风环境的影响,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其分析流场特性得到:(1)来流风向影响街谷风场:当来流风向垂直于城市街谷时,在街谷入口及街谷出口拐角处的风速较大,但街谷内的风速小,通风差;平行于城市街谷,街谷内空气流动呈典型的槽道流,风速较大,会形成峡谷效应,通风好。(2)随着高宽比α逐渐减小,城市街谷内的涡动面积减小,风速加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且高宽比α在0.3<α<0.7时街谷内风环境相对较好。(3)随着高低比β的逐渐减小,街谷内的涡流区范围逐渐减小,街谷内部的风环境流动性好,通风质量较佳。(4)增设支路有利改善街谷内风环境,且随着支路数量的增加,街谷背风面高低风区分离,减小涡流区,街谷内风环境会得到改善;随着支路间距增大,街谷内上下游风向一致,且涡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有利于街谷内污染物扩散。(5)屋顶型式影响街谷风场:“凸”字型屋顶街谷内的气流大于“凹”字型屋顶,街谷内有顺时针方向的涡流,风速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左三角”屋顶街谷内风场流速有所增加,且方向向上,而迎风面气流速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传输与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