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财政经济形势较为严峻,为改变经济颓废局面,支援抗美援朝运动,北京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开始有组织、大规模、分阶段、全方位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北京市爱国增产节约竞赛委员会、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抗美援朝分会等机构专门负责运动相关事宜,并利用报刊宣传、表演会、展览会等宣传方式扩大运动影响,凝聚群众力量,使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运动的积极意义,提高其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北京市政府在工业生产和机关单位中采取多种措施,在工业生产中,主要以“增产”为主“节约”为辅,如发动职工制定计划、改进技术、推广先进经验,建立汇报检查制度,对工作进行及时查定、改进管理方法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料成本,从而达到增产节约的目的;在机关单位中,主要以“节约”为主,这些单位虽然不能直接增加生产,但是通过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厉行节约,反对铺长浪费,来减少国家开支,以达到节约的目的。北京市作为新中国首都,政治中心,受中央政策影响较深,运动开展彻底,执行力度强,群众积极性高。这一运动的开展对恢复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经济、支援抗美援朝运动、促进干部队伍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意义重大。但由于建国初期情况复杂,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安全工作不到位,个别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不作为现象等。不过总体上来说北京市“增产节约运动”的成效仍然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