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心灵的和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700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1915-2005)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贝娄的主人公大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缺乏对自我的了解,在冷漠、机械的城市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遭受到个人以及社会冲突所带来的痛苦。《晃来晃去的人》是贝娄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日记形式记叙了主人公约瑟夫的一段生活和心理活动。本文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入手,探讨约瑟夫寻求心理平和的过程,分析他个性化过程不完整的原因。该篇论文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导论,简要回顾国内外评论家们对这部小说的不同解读,重点分析了贝娄作品中体现的自我主题,并简要介缙了荣格理论中的相关概念,以便更好地分析阐释该部作品。第二章集中探讨主人公的精神危机,主要来源于他对自我强加的禁锢,与他人的脱离,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这些因素导致他内心的不安与紊乱,也是促使他追求自我现实化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研究约瑟夫个性化阶段,其中包括他内心深处对自由的理解,他逃离于强大的自我意识以及对一系列社会面具的抛弃。第四章重点研究约瑟夫对无意识领域的两大原型的认识,即阴影和阿尼玛。这两大原型投射于主人公身边的一些人物上,它们对他的自我现实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主人公压抑了这两大原型,他的意识与无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和协调,他没有达到人格的整合。最后一章结论,简要总结了约瑟夫个性化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他心灵中许多的无意识内容还没有得到整合。作为一个不完善的个人,约瑟夫既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也不能与外在的世界和谐共处。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是21世纪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战略性资源,并日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经营管理的核心力量。我国的民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伴随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起步、成长、壮大,人们对其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外围到本体、从本体再到系统的过程。虽然纪录片立体
本文对建造中船舶的抵押权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建造中船舶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本文第一章就建造中船舶的抵押标的的范围进行阐述,从船舶建造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工艺流
本文结合当今夏热冬冷地区乡镇建筑的结构型式、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情况及室内空气环境状况,分析了新型空心砌块的热工性能及使用新型空心砌块构筑建筑物后的能耗程度,并根据
渎职罪犯罪构成理论既是刑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实践中争议非常大的问题。笔者在办案实践中发现,渎职罪认定十分困难,特别是涉及渎职罪的主体、犯罪结果、因果关系
烟草废弃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许多是有效成分,如茄尼醇、烟碱、香紫苏醇、烟草多糖、VE、Vk2等。因此,加强烟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烟草废弃物为研
优先购买权,又称为先买权,是指特定人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享有的、在出卖人出卖标的物于第三人时,得以同等条件优先于他人而购买的权利。综观各国立法,在优先购买权的设计
整体性原则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注重文化遗产本体保护的同时,它强调本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强调文化遗产的自然和人文两种背景环境的重要地位。从《威尼斯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