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压力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正在逐步放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13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大规模增长。据调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岗位数却呈缩减态势。随着大学生的供过于求现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来不存在性别优势的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近年来,网络和媒体频繁出现女大学生辛酸求职经历的报导。女大学生就业难话题逐渐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日前学术界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定量研究。研究的视角较多,涉及层面广泛。但是基本都是在实证或者文献分析层面,她们主要通过数据调查研究男女两性就业外部呈现的差异,主流话语主要关注的是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被歧视状况。从女大学生当事人角度,倾听女大学生心底的声音,通过挖掘女大学生自身对就业遭遇的性别问题的感受以及反思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当前的研究对女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自身的就业困难缺乏了解,对女大学生自己的就业观念也缺乏深入分析。女大学生为什么要选择去应聘这样一门职业?在求职过程中她们遇到了什么挫折?遇到挫折时她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女大学生在毕业后自觉地选择传统性别定型的职业?为了弥补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研究的不足,也为了更进一步促进男女大学生就业平等,本文以叙事研究的方式,深刻剖析女大学生的就业经验与故事,结合社会性别理论探寻女性就业难在个体、社会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本研究以8位女大学生的就业经验与故事为素材展开讨论分析,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重新体验被访女大学生个体的求职经历,深入感受女大学生就业艰难的实际原因。笔者发现求职的女大学生自身主体意识淡薄,自觉回避“男性气质”的工作,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个体原因,同时传统社会性别观念以及劳动力市场无处不在的就业性别排斥是女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的社会原因。为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笔者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结合女大学生就业经验的叙说,提出了四条对策:重构性别文化,回归性别平等;反观学校教育,重视女性教育;明确家庭责任,摒弃性别差异;规范劳动力市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端正自身姿态,遵从内心选择。笔者呼吁通过女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期为女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就业环境,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