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重丁村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边疆民族村,有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白族、汉族等8种民族共居,有原始宗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四种宗教信仰共存。多民族多宗教的共存,重丁村却没有出现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宗教上的互斥。相反,不同民族的个体成员之间和睦相处、频繁交往,不同宗教之间包容共存。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发现,重丁村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初始相遇时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冲突,它们背后曾有过各种支持势力,今天所形成的多民族多宗教包容共存的局面是一步步发展过来的。在他们的交往过程中,经济因素贯穿于族际交往过程的始终,文化与制度选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同文化背后的支持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族际交往的方式。文章主要以重丁村为研究聚集点,以最早在这里生活的怒族、藏族、僳僳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族际交往方式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国的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在理论上以实际发生的事实对文化相对论和民族边界论作出回应,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价值,但在新的环境背景下,他们的应用范围也会受到限制。通过本文的研究最后可以看出,民族是作为一种资源博弈的工具和社会动员的工具而存在的。民族边界会随着不同的场景和民族成员当前所面临的利益而发生变化,它不是固定的、静止的。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也并非是对立的,保留自己的文化特点也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进行排斥,多元文化可以共生共存成为一种共享的地域文化。在研究内容上,导论部分主要分析论文的选题缘由、涉及的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所选田野点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梳理各民族的由来及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分析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探讨民族作为一种资源博弈工具和社会动员工具而存在的事实,以及民族界限随场景和利益而变化的特征;第三部分主要从生产生活、语言使用、族际通婚、节日生活、宗教生活以及旅游业发展背景下的交往等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对族际交往进行考察,辅之以个案材料;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促使重丁村多民族、多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处的原因,用实际发生的事实思考文化相对论和民族边界理论;最后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作一个简要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