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体的入渗补给而形成其质量具有一定利用价值并按水文周期呈现规律变化的多年平均补给量。山丘区和岩溶山丘区的入渗补给量直接估算有困难,根据补排平衡的原则,可以通过各种排泄量求出地下水资源量。全面阐述了山丘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方法,并根据一般山丘区与岩溶山丘区地下水的形成和出流特点,提出水文分割法、理化分析法和水文-水文地质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并对其适用性相关条件进行了分析。
论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水量均衡法、水文分析法、比拟法等方法在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并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相空间重构技术,建立了加权一阶局域法一步及多步预测模型,且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在理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中牟县为典型区对其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经过与传统方法对比,此方法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同时证明了本文探讨的理论方法可以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