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白芥子丸三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探讨白芥子丸三伏穴位贴敷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IL-13、IFN-γ的干预作用。 方法:收集哮喘患者89例,间歇状态(Ⅰ级)22例、轻度持续(Ⅱ级)20例、中度持续(Ⅲ级)23例、重度持续(Ⅳ级)24例;健康对照者20例。同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哮证”的诊断标准将以上89例患者分为寒哮和热哮两组,寒哮组69例,热哮组20例。入组时进行成人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QLQ)评分,肺功能检查及血清IL-13、IFN-γ的质量浓度测定;于2005年行白芥子丸三伏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三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期间每周电话随访,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1、白芥子丸三伏穴位贴敷治疗后Ⅰ、Ⅱ级患者100%处于缓解期,Ⅲ、Ⅳ级处于缓解期者分别为26.1%、0%,Ⅰ级21.7%、8.3%,Ⅱ级26.1%、8.3%,Ⅲ级17.4%、25.0%,Ⅳ级0%、37.5%,总显效率为39.3%,总有效率为77.5%;其中寒哮组显效率44.9%,总有效率81.2%;热哮组显效率20.0%,总有效率65.0%;两组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2、哮喘患者AQLQ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AQLQ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FEV1%pre、PEF%最佳值与病情严重程度成负相关,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FEV1%pre、PEF%最佳值的变化与AQLQ评分变化成负相关(p<0.05);4、哮喘患者治疗前血清IL-13质量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Ⅰ、Ⅱ级有显著差异(P<0.01),Ⅲ、Ⅳ级有差异